[实用新型]一种北斗用户机便携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7777.6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4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延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星桥恒远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北斗 用户 便携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尤其涉及一种北斗用户机便携电源。
背景技术
在检测北斗用户机时需要给北斗用户机供电,然而在野外进行检测时,则需要便携式的电源为其供电,现有的普通电源无法直接给北斗用户机供电,即使普通电源通过其他转换接口与北斗用户机连接,普通电源只能实现供电功能,而无法实现通过计算机对北斗用户机调试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具有电池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充电时间短等特点,方便用户在野外检测北斗用户机时给北斗用户机供电和调试的北斗用户机便携电源。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北斗用户机便携电源,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电池;所诉箱体前端分别设有用于北斗用户机便携电源自身充电的充电接口、用于与北斗用户机连接的北斗接口和用于与计算机连接的测试接口;所述箱体两侧各装有一个把手;所述箱体外部四个角处各安装有一个橡胶包角。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电池容量高达3.6AH。
进一步,所述电池完全充电时间小于5小时。
进一步,所述电池连续使用时间大于4小时。
进一步,所述箱体采用铝合金材料。
进一步,所述充电接口、北斗接口和测试接口处均设有橡胶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电池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充电时间短等特点,方便用户在野外检测北斗用户机时给北斗用户机供电和进行调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北斗用户机的结构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箱体,2、充电接口,3、北斗接口,4、测试接口,5、把手6、橡胶包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北斗用户机便携电源,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电池;所诉箱体1前端分别设有用于北斗用户机便携电源自身充电的充电接口2、用于与北斗用户机连接的北斗接口3和用于与计算机连接的测试接口4;所述箱体1两侧各装有一个把手5,方便人员携带使用;所述箱体1外部四个角处各安装有一个橡胶包角6。
其中,所述便携电源内置电池容量高达3.6AH,其完全充电完成时间小于5小时;北斗用户机以1分钟频度定位计算,其连续工作时间可达4小时以上。
其中,所述北斗用户机便携电源严格按照军用设备的防护等级、抗振、防滑要求设计,所述箱体1采用用铝合金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具有具有强度高、重量轻等特点;另外,在箱体1的外部的四个角处各装有一个橡胶包角6,这样既可防止剧烈的碰撞冲击对北斗用户机便携电源造成的损坏,也可以减少北斗用户机便携电源在平面摆放时的滑动及震动。
所述北斗用户机便携电源的各个对外接口采用防水设计,所述充电接口2、北斗接口3和测试接口4处均设有橡胶塞。
使用前,所述北斗用户机便携电源通过充电接口2与外部电源连接对自身进行充电,完全充电完成时间小于5小时。
工作时,所述北斗用户机便携电源的测试接口4与计算机连接,北斗接口3与北斗用户机连接,这样即可实现北斗用户机便携电源在给北斗用户机供电的同时,通过计算机对北斗用户机进行调试,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此北斗用户机便携电源仅通过一根电缆将北斗接口与北斗用户机连接起来,方便快捷。
本实施例中,北斗用户机便携电源的外形尺寸为317mm×269mm×55mm,重量为5Kg,具有体积小、重力轻的特点。
此实用新型具有电池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充电时间短、方便工作人员在野外等不具备供电条件的情况下对北斗用户机进行调试等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星桥恒远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星桥恒远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77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动系、传动系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PCB板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