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砂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7040.4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1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韩鹏举;张文博;白晓红;郝海艳;孙艳国;刘剑平;时海城;高伟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3/04 | 分类号: | A61H33/04;A61H23/0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健设备,具体是一种自动砂浴装置。
背景技术
砂浴疗法,又称“热砂疗法”,主要是以河滩、海滩洁净砂砾为为中介体,将全身或部分身躯及患处埋入砂中,通过传热与机械作用,以达到美容保健及养生治病效果的一种疗法。
但是目前现有的砂浴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无法满足人们对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智能化、自动化、实用性强、操作灵活简便的自动砂浴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自动砂浴装置,包括呈长方体结构且顶部开口的砂浴池,还包括支撑于砂浴池底部且与砂浴池内壁相贴合的震动按摩垫,膨胀伸展开呈弓形柱体且带有进气嘴和出气嘴的气囊,分别位于砂浴池左右(参考附图1的左右方向)两侧且顶部开口的左储砂室和右储砂室,位于震动按摩垫上方的砂浴池的四壁内均匀埋设有发热管,气囊的弓形柱体是由弦平面、连接于弦平面上的弧形面、位于弦平面和弧形面端部且连接弦平面和弧形面的头侧面以及尾侧面构成的,气囊的进气嘴引出砂浴池且外接于气泵上,位于震动按摩垫上方的砂浴池左、右壁上沿头尾方向(参考附图1的前后方向)分别开有连通左储砂室和右储砂室的左下长孔、右下长孔,气囊设于震动按摩垫上端面,且气囊的弓形柱体的弦平面铺设于震动按摩垫上端面,气囊的弓形柱体的弦平面与弧形面的左、右连接处沿头尾方向分别连接于左下长孔和右下长孔的孔壁下端,膨胀伸展开的气囊的弓形柱体的头侧面和尾侧面分别与砂浴池的头尾内壁相贴合,左下长孔和右下长孔内分别设有可开闭的挡板,靠近砂浴池顶部的左、右壁上沿头尾方向分别开有连通左储砂室和右储砂室的左上长孔、右上长孔,左上长孔上设有第一流速控制装置,右上长孔上设有第二流速控制装置,所述的第一流速控制装置包括分别位于左上长孔的上部和下部且沿头尾方向支撑于砂浴池左壁内且被驱动结构驱动的上长辊和下长辊,上长辊和下长辊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的第二流速控制装置与第一流速控制装置结构相同;左储砂室内底部至少设有两个第一垂直起重器,第一垂直起重器的伸缩杆端部共同支撑连接于撑板下端,平放的撑板的周侧与左储砂室的内壁相贴合,左储砂室顶部设有可开闭的上挡板;右储砂室的结构与左储砂室的结构相同。
具体使用前,先将砂砾分别放置于左储砂室和右储砂室的撑板上,砂浴池的左右两壁内的发热管充电放热,调节左储砂室和右储砂室内的第一垂直起重器上升至顶部(左储砂室和右储砂室的顶部),开启上挡板,第一垂直起重器控制撑板斜倾,将砂砾从左储砂室和右储砂室内倒入砂浴池内,撑板上剩余部分砂砾;人躺在砂浴池内的砂砾上,震动按摩垫充电,启动驱动结构控制上长辊和下长辊至少有一个旋转,降低撑板,两个撑板分别搭放斜撑于左上长孔和左下长孔内,撑板上的剩余部分砂砾通过上长辊和下长辊之间的空隙进入砂浴池内,落于人体上,将人埋入砂中,通过调节上长辊和下长辊的旋转速度,可控制剩余部分砂砾的落入速度;人在砂浴的过程中,震动按摩垫可给予人体整体或局部的按摩振动,增加了人体的舒适感。
砂浴完成后,人离开砂浴池,关闭震动按摩垫的电源,开启左下长孔和右下长孔内的挡板,气泵通过进气嘴吹起气囊,砂浴池内的砂砾分别通过左下长孔和右下长孔流入左储砂室和右储砂室的撑板上,完成储砂功能;打开出气嘴,对气囊进行放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砂浴装置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具有砂浴疗法功能的同时,还具有保健按摩的功能,实用性强,便于管理且不受时间、地理、天气等自然环境的影响,随时实地的可以享受砂浴,具有较好的美容、保健、养生之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砂浴装置的纵向剖面图。
图2为第一流速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砂浴池,2-左储砂室,3-右储砂室,4-震动按摩垫,5-气囊,6-左下长孔,7-右下长孔,8-挡板,9-挡板,10-左上长孔,11-右上长孔,12-上长辊,13-下长辊,14-第一垂直起重器,15-撑板,16-上挡板,17-左杀菌消毒室,18-右杀菌消毒室,19-漏砂长孔,20-档门,21-第二垂直起重器,22-清扫辊,23-加热电阻丝,24-进水管,25-换气门,26-紫外线消毒灯,27-过滤网,28-排水管,29-缸体,30-发热管,31-清扫刷。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70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VHF和UHF跨频段互联数模转换器
- 下一篇:气动去毛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