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闹钟的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6600.4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7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闹钟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闹钟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基本都支持闹钟功能。在闹钟响起后,常用的停止闹钟的方法一般包括:按任意键停止闹钟;按某一个固定的键停止闹钟;闹钟超时自动停止。
采用这三种方法停止闹钟,对于用户来说是一件很容易就做到的事情。但是,由于这些方法要么不需要用户自己动作,要么在不需要很清醒的状态下就能够完成动作,因此,在闹钟停止后,用户很可能仍然没有完全清醒。这样用户可能无法迅速起身,甚至不由自主地再度入睡,以致不能按时起床而耽误一些重要的事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用户在没有清醒的情况下就很容易的停止了闹钟而不能按时起床的缺陷,提供一种带闹钟的移动终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闹钟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闹钟模块、微处理器模块、显示模块,其中,
所述加速度传感器,连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对移动终端进行操作时产生的动作信号数据;
所述闹钟模块,连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控制,停止或开启闹钟提醒信息;
所述微处理器模块分别连于所述加速度传感器、闹钟模块、显示模块,用于自动设定关闭闹钟需执行的操作方法后送至显示模块进行显示,并对加速度传感器获取到的动作信号数据进行识别后与设定的操作方法进行比较,根据所述比较的结果控制闹钟模块的工作状态;
所述显示模块连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用于显示微处理器模块自动设定的关闭闹钟需执行的操作方法。
所述微处理器模块是移动终端的基带处理芯片。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电子书。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带闹钟的移动终端,用户需要执行显示模块显示的由微处理器模块自动并且随机设定的操作以停止闹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增加了停止闹钟操作的复杂度,用户必须使自己进入较为清醒的状态,完成较为复杂的操作才能停止闹钟。这样,在闹钟停止后,用户的精神和身体已经处于清醒状态,再度入睡的可能性大大减小,起床速度也会明显加快,能更加有效的发挥闹钟的提醒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带闹钟的移动终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包括加速度传感器。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带闹钟的移动终端结构图,包括加速度传感器100、闹钟模块101、微处理器模块102、显示模块103,其中,
所述加速度传感器100,连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102,用于获取用户对移动终端进行操作时产生的动作信号数据;
所述闹钟模块101,连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102,用于接收所述微处理器模块102的控制,停止或开启闹钟提醒信息;闹钟模块102可以通过将控制信号的控制程序固化为硬件加入到移动终端的电路板中实现停止或开启手机扬声器发出的闹钟提醒信号。
所述微处理器模块102分别连于所述加速度传感器100、闹钟模块101、显示模块103,用于自动设定关闭闹钟需执行的操作方法后送至显示模块103进行显示,并对加速度传感器100获取到的动作信号数据进行识别后与设定的操作方法进行比较,根据所述比较的结果控制闹钟模块101的工作状态;
所述显示模块103连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102,用于显示微处理器模块102自动设定的关闭闹钟需执行的操作方法。
所述微处理器模块102是移动终端的基带处理芯片。
所述微处理器模块102自动设定的关闭闹钟需要执行的操作方法是操作移动终端进行一组运动,该组运动包括对移动终端进行不同方向和次数的甩动。其中该甩动的甩动方向为左、右、上、下、左上、左下、右上、右下、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甩动次数为1~10之间的任意数值。每次闹钟提醒信号发出时,微处理器模块102随机设置关闭当前闹钟的操作所需的甩动种类和次数,并将关闭当前闹钟的操作所需的甩动种类和次数显示传送至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66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访问隐私监控装置
- 下一篇:应用于拉索传动机构中的拉索张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