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进气出气打气筒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6478.0 | 申请日: | 2012-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6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孙继辉;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继辉 |
主分类号: | F04B33/00 | 分类号: | F04B33/00;F04B39/10;F04B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岛市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出气 打气筒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气筒,特别涉及一种双向进气出气打气筒。
二、背景技术
一般通用打气筒为单向进气,单向出气的打气筒,提压一次只能进行一次打气。打气筒的活塞和筒壁之间有空隙,活塞上有个向上凹的橡皮碗,在提动气筒上升时,活塞上部气腔中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减小,阀门关闭,气体沿着橡皮碗四周进入活塞上部气腔。在推动气筒向下运动时,活塞上部气腔中的空气体积缩小,压强增大,使橡皮碗紧抵着筒壁不让空气漏到活塞下方,阀门打开,继续向下推活塞,当空气压强足以顶开轮胎的气门芯时,压缩空气就进入轮胎,这样就完成一次打气过程。这样的打气筒效率低,打气不连续,而且有时橡皮碗漏气,打不进去气,费时费力,造成不便。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双向进气出气打气筒,提高打气效率。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气筒主体、气筒密封盖、拉杆、活塞,气筒主体顶部设有气筒密封盖,气筒主体内部设有拉杆和活塞,其特征是:所述的气筒主体的底部设有阀门B和阀门C,所述的气筒主体的上部设有阀门A和阀门D,所述的阀门A、阀门B、阀门C、阀门D上均设有弹簧和钢球,阀门B连接出气管,阀门A与出气管之间通过橡胶管连接。
所述的拉杆与气筒密封盖之间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双向进气出气打气筒可以大大缩短打气时间,提压一次可以打气两次,增加打气效率,还可以有效降低打气筒的高度,由于打气筒内部是密闭空间可以减少了气体的泄露,提高打气效率。
四、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气筒主体1、弹簧2、钢球3、气筒密封盖4、密封圈5、拉杆6、活塞7、橡胶管8、出气管9、阀门A、阀门B、阀门C、阀门D。
五、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气筒主体1、气筒密封盖4、拉杆6、活塞7,气筒主体1的顶部设有气筒密封盖4,气筒主体1内部设有拉杆6和活塞7,其特征是:所述的气筒主体1的底部设有阀门B和阀门C,所述的气筒主体1的上部设有阀门A和阀门D,所述的阀门A、阀门B、阀门C、阀门D上均设有弹簧2和钢球3,阀门B连接出气管9,阀门A与出气管9之间通过橡胶管8连接,所述的拉杆6与气筒密封盖4之间设有密封圈5。
工作时,阀门B和阀门D上的钢球(3)在活塞向下运动时阀门B和阀门D打开,上腔进气,下腔出气;阀门A和阀门C上的钢球(3)在活塞向上运动时阀门A和阀门C打开,上腔出气,下腔进气。在手提拉杆向上运动时,活塞上部空间的压强增大,空气压迫阀门A的钢球,弹簧收缩,气体排出,阀门D的钢球则压紧封闭;由于气压原因,活塞下部空间压强减小,阀门C打开,阀门B压紧密闭,完成上腔出气,下腔进气。同理手压拉杆向下运动时,由于气压原因,外部空气将阀门D顶开,空气进入,阀门A由于钢球压紧而封闭;活塞下部空间体积减小,压强变大,阀门B打开,阀门C压紧密封,完成上腔进气,下腔出气。阀门A与阀门B的出气口用橡胶管(8)联通,当空气压强足以顶开轮胎的气门芯时,压缩空气就进入轮胎完成打气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继辉,未经孙继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64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电池制造中精确裁切封装膜机构
- 下一篇:图钉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