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作物秸秆拔收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6321.8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6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安占飞;李伟光;姚宾;于继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43/00 | 分类号: | A01B43/00;A01B3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作物 秸秆 机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涉及一种农作物秸秆的拔收装置。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农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一个最重要的课题。农业要快速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支持。进几十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收获机械也取得了极大地进步,特别是小麦收获机械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出现了各种联合收获机械生产、销售、跨区作业的火爆局面。玉米收获机械也已研发出多种机型,并逐渐走向成熟。但在收获机械行业中,收获高秆作物的机械几乎没有能把作物的秸秆和根一块收获的,目前的收获机械在收获作物时一般把作物的茎秆直接或粉碎之后撒在田里,把作物的残茬和根留在了土壤里,因此还需要相关的耕作机械下地整地耕作,这不但对农民是一种负担,对土壤也是极其不利的。多次耕作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不但造成人力、物力、财力、能源的浪费,这对土壤实行免耕少耕的耕作制度来说是不合理的。对于作物秸秆的拔收机械的研究显得很有必要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作物的秸秆拔收机械,通过该机构可以实现将农作物的根茎从土壤中拔出而又减少对土壤结构以及土壤肥力的损害,服务于农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作物秸秆拔收机械,包括机架,机架的下方对称设置有两个竖直支臂,在每个竖直支臂的底部对称连接有一个侧轴板,侧轴板的端部通过轴承与割跟圆盘相连;两个侧轴板的外侧通过小端支架将两个侧轴板连接固定,小端支架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旋滚筒,在螺旋滚筒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器,螺旋滚筒的另一端设置有同步齿轮,同步齿轮的顶部设置有传动带轮,螺旋滚筒通过大端支架与机架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其他技术特点:
所述的割跟圆盘与水平面夹角为60°。
所述的螺旋滚筒与水平面呈30°夹角。
所述的螺旋滚筒与水平面呈30°夹角。
所述的导向器为锥形。
割跟圆盘的圆盘凹面周围均匀分布的直刀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其他技术优点:
(1)结构简单,该机构属于纯机械操作,结构简明,组装方便。
(2)维修方便,成本低。
(3)割跟圆盘深入地下,该机构可以调节圆盘的入土深度从而达到对土壤进行适当的浅耕或者中耕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割跟圆盘结构示意图。
图2为割跟圆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螺旋输送机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分别表示1、竖直支臂,2、侧轴板,3、小端支架,4、轴承,5、割跟圆盘,6、导向器,7、螺旋滚筒,8、机架,9、同步齿轮,10、传动带轮,11、大端支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一种作物秸秆拔收机械,包括机架8,机架8的下方对称设置有两个竖直支臂1,在每个竖直支臂1的底部对称连接有一个侧轴板2,侧轴板2的端部通过轴承4与割跟圆盘5相连;两个侧轴板2的外侧通过小端支架3将两个侧轴板2连接固定,小端支架3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旋滚筒7,在螺旋滚筒7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器6,螺旋滚筒7的另一端设置有同步齿轮9,同步齿轮9的顶部设置有传动带轮10,螺旋滚筒7通过大端支架11与机架8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其中竖直支臂1、侧轴板2、轴承4,割跟圆盘5和机架8构成拔根器结构,其中两个割跟圆盘5对称放置,割跟圆盘5的端面与地面有60度夹角,割跟圆盘5套接在轴承座筒上,并用螺钉固定。轴承4安放在轴承座筒中间,和侧轴板2配合,在轴承座筒两端都有轴承端盖用来固定轴承4位置。侧轴板2在割跟圆盘5的外侧,侧轴板2是有一段相应长度的轴和一段向后上方倾斜30°角的侧轴板2焊接而成。
侧轴板2的自由端(没和轴焊接的一端)用螺栓连接在竖直支臂1上,竖直支臂1另一端与机架用螺栓连接,在竖直支臂1与机架连接的一端有若干个螺栓孔,可以调节割跟圆盘5的入土深度。机架8为一段槽钢,固定在动力机械(如拖拉机)上,以实现机构和拖拉机的连接,使整个机构靠拖拉机推动或牵引向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63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