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用带式输送机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6083.0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0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崔和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中煤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3/00 | 分类号: | B65G43/00;B65G4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地址: | 232000 安徽省淮南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用带式 输送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煤矿用带式输送机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用带式输送机工况恶略,整个设备的工作流水线庞大,一旦出现故障,维修工作量大,重新联动调整费时费工,需要对整个设备众多运行部件的状态进行监控,监视设备工作状态,并对潜在故障因素及时作出反应,控制设备中各部件的协调运行。
因此需要连接大量的温度、烟雾、跑偏等传感器,还要同时连接电磁阀、真空开关等带电动作设备,有故障发生时,设备对应部位的传感器动作,将信号发送到控制主机,控制主机将关断真空开关,切断设备电机电源,同时发出相应的报警声。当故障解除设备启动后,数据处理控制器控制电磁阀或继电器动作,启动协同设备完成设备一系列正常的工作流程。
现有电路中传感器信号直接给到控制主机控制回路,使主机和传感器之间有直接的电气联系,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现有反馈信号无法全面的显示带式输送机的状态参数。现有电路结构复杂,故障率高,在有限的功率范围内,电源部分输出不稳定,效率低,电源体积大,造成控制主机稳定性下降。由于煤矿用电子产品特殊条件的限制,控制主机本安部分设计容量有限,既要满足电源部分电火花在允许的范围内,又要满足产品性能的稳定可靠,难以对最大范围内带式输送机所有可能出现的故障点进行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矿用带式输送机保护装置,解决本安部分空间设计容量有限、电源部分不稳定、控制电路设计不完善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煤矿用带式输送机保护装置,包括壳体、电源转换装置、控制接口电路、数据处理控制器、驱动电路、指令输入接口电路和接线腔,其中:所述壳体由防爆型壳体和本安型壳体组成保护装置外壳,防爆型壳体形成隔爆壳体,本安型壳体形成本安壳体,隔爆壳体和本安壳体紧密连接,之间设置有贯通的走线孔。
所述隔爆壳体中设置电源转换装置、控制接口电路,隔爆壳体的腔体上设置信号线进出的接线腔,所述本安壳体中设置数据处理控制器、驱动电路、指令输入接口电路和光电耦合器,本安壳体的腔体上设置信号线进出的接线腔。
所述电源转换装置包括变压器、整流器、第一稳压器、第二稳压器、电流比较器、电压比较器和限压开关;变压器的输出侧依次串联整流器、并联的第一稳压器和第二稳压器、限压开关,第一稳压器的电流输出端连接电流比较器的输入端,电流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稳压器的控制接口,第二稳压器的电流输出端连接电流比较器的输入端,电流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稳压器的控制接口,电压比较器的输入端连接限压开关的电流输入端,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限压开关的控制接口。
所述本安壳体中还包括光电耦合器,所述数据处理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光电耦合器的信号输出端、指令输入接口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光电耦合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各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数据处理控制器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驱动电路、语音电路和控制接口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煤矿用带式输送机保护装置在现有控制主机的基础上采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设计方案,隔爆壳体放置电源转换装置和控制接口电路,各传感器通过接线腔接入本安壳体,通过光电耦合器传送至数据处理控制器。为带式输送机保护装置在最大范围内涵盖设备所有可能出现的故障保护打下基础。集中的数据处理模式,大范围减低了故障率,提高了性能的稳定。结构上集显示、数据处理、语音报警于一身,完全替代了传统的几块功能板连线组成的模式。极大提高了系统稳定性,是带式输送机保护装置必备的产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煤矿用带式输送机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煤矿用带式输送机保护装置中电源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煤矿用带式输送机保护装置本安壳体中本安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煤矿用带式输送机保护装置采用双壳体结构,由防爆型壳体和本安型壳体组成保护装置外壳,防爆型壳体形成隔爆壳体01,本安型壳体形成本安壳体02,隔爆壳体01和本安壳体02紧密连接,之间设置有贯通的走线孔。隔爆壳体01中设置电源转换装置03、控制接口电路04,隔爆壳体01的腔体上设置信号线进出的接线腔09,本安壳体02中设置数据处理控制器05、驱动电路06、指令输入接口电路07和光电耦合器08,本安壳体02的腔体上设置信号线进出的接线腔0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中煤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中煤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60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尿素罐支架总成的设计方法
- 下一篇:排渣式辊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