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少铝合金车轮轮辐缩孔、疏松的低压铸造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5608.9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4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徐斌;李萍;李光宇;管建国;孔祥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凯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8/04 | 分类号: | B22D1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33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铝合金 车轮 轮辐 缩孔 疏松 低压 铸造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铸造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减少铝合金车轮轮辐缩孔、疏松的低压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铝合金车轮低压铸造缺陷中轮辐与轮辋交接处缩孔、疏松是世界性的难题,很难彻底解决。轮辐与轮辋交接处出现缩孔或疏松,严重影响铸件的力学性能,甚至铝合金车轮的安全性能,因此因以上原因造成的废品占铸造报废品的60%以上。究其原因是因为轮辐与轮辋交接处的铸件厚大,铝液不容易在此补缩,易形成了热节,从而造成了此缺陷。为了减少铸件轮辐与轮辋交接处的缩孔、疏松,现行的办法一般是通过铸造工艺来调节,即延长铸造保压时间,延缓轮辐凝固时间;另一种方法是在上模增加补缩流道,这两种方法都是尽量补缩轮辐与轮辋交接处的铝液,减少缩孔、疏松的产生,但都降低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减少铝合金车轮轮辐与轮辋交接处的缩孔、疏松的低压铸造模具,该模具不仅能减少该种铸造缺陷,提高铸造成品率,而且能缩短铸造周期,提高铝合金车轮铸造生产效率。
本技术方案是:一种减少铝合金车轮轮辐缩孔、疏松缺陷的低压铸造模具,该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四个边模,在下模上对应轮辐与轮辋交接处设置冷却孔,冷却孔里装上对应的风管。铝液流经陶瓷料口、铁浇口、分流锥进入模具型腔内,在上模、下模及四个边模组成的模具型腔内完成充型过程,待铝液充型完成后,快速增加保压压力,经过保压40-60秒后开启下模外环冷却风管,风冷持续冷却时间60-100秒,即可将该处大量的热量排出,这样可以达到控制模具的温度场、轮辐与轮辋交接处快速冷却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铸造的顺序凝固,即轮辋由上而下逐渐凝固,然后轮辐与轮辋交接处凝固,最后轮辐由最外侧向内侧逐渐凝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在下模冷却风的作用下快速冷却铸件热节,在实现减少轮辐与轮辋交接处铸造缺陷的同时,还能缩短铸造周期,提高铝合金车轮铸造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陶瓷料口;2铁浇口;3分流锥;4下模外环冷却风管;5冷却孔;6下模;7边模;8上模。
具体的实施方式
如图1中所示,一种减少铝合金车轮轮辐缩孔、疏松缺陷的低压铸造模具;该模具包括上模8、下模6和四个边模7,在下模6上对应轮辐与轮辋交接处设置冷却孔5,冷却孔5里装上对应的下模外环冷却风管4。铝液流经陶瓷料口1、铁浇口2、分流锥3进入模具型腔内,在上模8、下模6及四个边模7组成的模具型腔内完成充型过程。待铝液充型过程完成后,快速增加保压压力,经过保压50秒后开启下模外环冷却风管4,风冷持续冷却80秒,即可通过冷却孔5将轮辐与轮辋交接处的热量迅速排出,可将热节处完全凝固,从而有效的减少铝合金车轮轮辐与轮辋交接处的缩孔、疏松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凯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凯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56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