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燥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714850.4 | 申请日: | 2012-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3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湘水;周加伦;刘立临;张君;孙文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陆港石油橡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6B15/18 | 分类号: | F26B15/18;F26B2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270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燥箱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干燥箱。
(二)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大部分化工产品时,生产出来的产品需要经过干燥工序才可以形成最终产品,然而现在市面上的干燥箱大多都存在布料不均匀、物料与传送带容易粘连的情况,这种现象会造成许多化工产品尤其是橡胶类的化工产品的干燥效率造成影响,产生干燥不完全、效率过低的情况,而且物料与传送带粘连还会带来物料损失、清理不便的后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防止物料与传送带粘连,并且布料均匀、干燥完全、有效提高干燥效率的干燥箱。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干燥设备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燥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方案的一种干燥箱,包括干燥箱主体,所述干燥箱主体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干燥箱主体一侧底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干燥箱主体顶面靠近与出料口所在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的位置上设置有硅油储盒,该硅油储盒顶面上设置有硅油注入口,所述硅油储盒底面设置有硅油传输管,该硅油传输管存在于干燥箱主体内部;所述干燥箱主体内部底部设置有传送带,该传送带一端位于硅油传输管出口正下方,另一端靠近出料口,所述传送带由靠近硅油传输管一端向靠近出料口一端的方向传输物料;所述干燥箱主体顶面硅油储盒靠近出料口方向一侧设置有布料设备,该布料设备包括布料转盘和入料管,所述布料转盘与干燥箱主体顶面活动连接;所述入料管与布料转盘表面呈45°倾斜并固定连接,该入料管从布料转盘中心位置延伸到干燥箱主体内部;所述控制面板控制传送带及设置在干燥箱主体内部的加热器。
所述布料转盘与干燥箱主体顶面滑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该设备结构简单,使用简便,能够有效地防止物料与传送带粘连,布料均匀、干燥完全,有效提高干燥效率。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注视半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
如图的一种干燥箱,包括干燥箱主体1,所述干燥箱主体1上设置有控制面板2;所述干燥箱主体1一侧底端设置有出料口5;所述干燥箱主体1顶面靠近与出料口5所在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的位置上设置有硅油储盒4,该硅油储盒4顶面上设置有硅油注入口6,所述硅油储盒4底面设置有硅油传输管9,该硅油传输管9存在于干燥箱主体1内部;所述干燥箱主体1内部底部设置有传送带3,该传送带3一端位于硅油传输管9出口正下方,另一端靠近出料口5,所述传送带3由靠近硅油传输管9一端向靠近出料口5一端的方向传输物料;所述干燥箱主体1顶面硅油储盒4靠近出料口5方向一侧设置有布料设备,该布料设备包括布料转盘7和入料管8,所述布料转盘7与干燥箱主体1顶面活动连接;所述入料管8与布料转盘7表面呈45°倾斜并固定连接,该入料管8从布料转盘7中心位置延伸到干燥箱主体1内部;所述控制面板2控制传送带3及设置在干燥箱主体1内部的加热器。
所述布料转盘7与干燥箱主体1顶面滑道连接。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使用本设备进行化工产品干燥工序时,通过控制面板2启动干燥箱主体1内的加热设备和传送带3,从硅油注入口6向硅油储盒4内部灌入硅油,使硅油通过硅油传输管9散布在传送带3表面,然后从入料管8开始输入准备干燥的物料,通过布料转盘7的转动以及入料管8与布料转盘7呈45°倾斜的结构,可以有效的使物料均匀分布在传送带3的表面上,并且由于传送带3表面有硅油的存在,能够有效的保证物料不会与传送带3表面粘连,使干燥后的物料能够全部从出料口5排出收集。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陆港石油橡胶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陆港石油橡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48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治辣椒疫病的生防菌株G1及其应用
- 下一篇:改善睡眠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