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钢管气密密封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4287.0 | 申请日: | 2012-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7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大鹏;李家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润德不锈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钢管 气密 密封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管气体密封试验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钢管气密密封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焊接钢管产量的提高,市场对产品品质的要求也日渐提升。一般情况下,没有进行气压测试的钢管只能用于结构用管,而对于流体输送等行业,所需焊接钢管必须经过密封试验,测试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在气密试验中,有人工和自动检测两种方式,人工检测方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准确率不高。自动检测的方式又存在设备体积庞大、占用空间大、造价高等缺点。气密试验中对钢管的夹紧固定也存在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上下夹紧、一种是左右夹紧。上下夹紧设备体积庞大,占用设备上方空间,设备体积随着长度的增加要成倍的增长,否则达不到预期强度。左右夹紧方式使设备宽度增加,在水深相同的情况下增加了用水量,同时给上下料增加了难度。
与此同时,在气密试验中,小口径薄壁钢管的夹紧装置,要每种规格配套相应的模具,夹装模具品种繁多,更换也很麻烦。虽然在夹紧模具不合适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节夹紧力度来完成试验,但是夹紧力度太大容易将钢管夹扁或夹弯,力度太小又夹不住,会使钢管受压后弯曲导致漏气,最终令试验无法进行下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钢管气密密封试验装置,便于钢管进行气体密封试验。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全自动钢管气密密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在水槽上安装气压检测装置,气压监测装置连接端面密封头;在水槽内安装升降装置,升降装置连接装夹固定装置,装夹固定装置包括横梁和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安装在横梁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钢管气密密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夹紧装置包括“V”形托架和压辊,“V”形托架固定在横梁上;压辊通过旋转轴安装在横梁上,在旋转轴上套装齿轮,在横梁上固定夹紧气缸和齿条,夹紧气缸的伸缩杆连接齿条,齿条啮合齿轮,夹紧气缸能带动齿条移动,同时拨转齿轮旋转,带动压辊转动压紧放置在“V”形托架上的钢管。
还包括上料装置,上料装置安装在水槽的一侧,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机架,上料机架的一端安装定位块,上料机架的另一端安装定位气缸,上料机架靠近水槽的一侧低于上料机架远离水槽的一侧,在上料机架靠近水槽的一侧安装挡头、上料气缸和上料顶板,上料气缸能推举上料顶板高于挡头,将被挡头挡住的钢管顶出后沿上料顶板滚动到“V”形托架上。
还包括下料装置,下料装置包括下料顶板,下料顶板呈“√”形,下料顶板的长杆端尾部铰接在水槽远离上料装置的一侧,在水槽上安装下料气缸,下料气缸连接下料顶板,并能带动下料顶板沿铰接轴转动,将检测后的钢管带出“V”形托架。
下料装置还包括区分顶板和分类储料栏,区分顶板的端部铰接在水槽远离上料装置的一侧,在水槽上安装区分气缸,区分气缸连接区分顶板,并能推动区分顶板沿铰接轴分级摆动;分类储料栏位于水槽远离上料装置的一侧的下方,分类储料栏包括合格钢管储料区和不合格钢管储料区;区分顶板摆动的上限位与下限位分别对应分类储料栏的合格钢管储料区和不合格钢管储料区,当钢管从下料顶板滑送至区分顶板上时,根据检测结果气缸带动区分顶板运动,将钢管输送到分类储料栏不同的区域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在检测钢管的气密性过程中,实现了完全自动化,检测全程无需人工操作。不但节约劳动力资源,并且检测精度高,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2、本设备的夹紧装置采用“V”形托架与压辊配合固定的方式,科学合理,适用于多种尺寸的钢管检测。“V”形托架保证了钢管不会产生水平位移,而压辊的设置保证了钢管在气密试验过程中即便承受再大的压力也不会翘曲。当检测不同口径的钢管时,无需更换“V”形托架,只要将压辊沿旋转轴上下移动即可将钢管压紧固定好,装夹过程实现完全自动化,免除频繁更换夹装模具的麻烦,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效率。
3、上料装置的上料机架上可同时放置多根待检测的钢管,钢管沿上料机架的斜面顺序摆放整齐后,由挡头阻挡,防止落下。上料时,定位气缸将钢管推至与定位块平齐的位置,上料气缸能推举上料顶板,将靠近挡头最近的一条钢管抬至高于挡头后,钢管沿上料顶板滚动到“V”形托架上,完成上料。全程无需手动操作,且结构设计精巧合理,大大提高了上料速率,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润德不锈钢管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润德不锈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42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振动台动圈水冷结构
- 下一篇:一种压缩机吸气管测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