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流互感器底座专用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4212.2 | 申请日: | 2012-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5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卢冲;耿冬梅;庞艳红;王晓霞;王勇;李亚迅;张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水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3/48 | 分类号: | B25B13/48;B25B13/46;B25B23/16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13119 | 代理人: | 孙廷玉 |
地址: | 05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互感器 底座 专用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扳手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电流互感器底座专用扳手。
背景技术
电流互感器运行所需空间并不大,但由于构造以及在老式计量箱中固定的位置,我们的拆装工作并不容易,并且电流互感器的轮换周期为20年,一般到达轮换期限的互感器底座螺丝也早已锈蚀,给我们的更换工作增添了新的难度。原来拆装电流互感器时,需要两个扳手,计量箱本身比较狭小,扳手还要伸到互感器底下才能拧动螺丝,手也经常被计量箱的白铁沿划伤。而且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使用方便、劳动强度小、不容易划伤的电流互感器底座专用扳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棘轮扳手本体,在棘轮扳手本体的套口内设置有传动杆,在该传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板头架,在所述板头架内设置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在所述第一齿轮上设置有与所述传动杆端部形状匹配的传动杆孔,所述传动杆的端部插入所述的传动杆孔内,在所述第二齿轮内设置有螺母套孔。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
在所述棘轮扳手本体的末端设置有防滑外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流互感器底座专用扳手,同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包括棘轮扳手本体,在棘轮扳手本体的套口内设置有传动杆,在该传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板头架,在所述板头架内设置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在所述第一齿轮上设置有与所述传动杆端部形状匹配的传动杆孔,所述传动杆的端部插入所述的传动杆孔内,在所述第二齿轮内设置有螺母套孔,使用时,将第二齿轮的螺母套孔套在电流互感器底座的固定螺母上,只需一只手拿扳手将下面的螺丝头固定,将发力点引到计量箱外,另外一只手很轻易就会将其拧开,这样,不会对操作者的手划伤,而且使用方便,劳动强度降低,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其二,由于在所述棘轮扳手本体的末端设置有防滑外套,防止在发力时手打滑。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流互感器底座专用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板头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电流互感器底座专用扳手的结构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为电流互感器底座专用扳手的结构示意图。其结构包括棘轮扳手本体1,在棘轮扳手本体1的套口2内设置有传动杆3,在该传动杆3的另一端设置有板头架4,在板头架4内设置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5和第二齿轮6,在第一齿轮5上设置有与传动杆3的端部形状匹配的传动杆孔7,传动杆3的端部插入传动杆孔7内,在第二齿轮6内设置有螺母套孔8。使用时,将第二齿轮6的螺母套孔8套在电流互感器底座的固定螺母上,只需一只手拿扳手将下面的螺丝头固定,将发力点引到计量箱外,另外一只手很轻易就会将其拧开,这样,不会对操作者的手划伤,而且使用方便,劳动强度降低,劳动效率大大提高。
在棘轮扳手本体1的末端设置有防滑外套9,防止在发力时手打滑。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结构与本实用新型电流互感器底座专用扳手结构相同,就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水供电公司,未经衡水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42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段压裂油管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通用型锚固界面剪切流变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