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蒜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3682.7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0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赵震;王亚林;刘超;任文营;吴晨;杨海波;吕艳红;张鑫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联合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J19/04 | 分类号: | A47J19/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夏素霞 |
地址: | 063009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蒜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蒜器。
背景技术
大蒜是人们喜欢的调味品,大蒜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使用对人体健康有益,现在人们食用大蒜时都是采用传统的切片、切粒或者直接拍碎等方法,不能让大蒜与空气充分接触反应。酱泥的调味和食用效果更佳,通常厨房制作蒜泥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利用传统的碾钵,另外是利用手工工具压蒜器。前者是利用碾棒与钵自身的撞击摩擦,捣碎蒜瓣,制成蒜泥,过程繁杂,费时费力;后者是利用力学原理,实现蒜泥的制作过程,但多数现有的压蒜器形态单一,结构复杂,在清洗时需要将各个部件分别拆下下来清洗,清洗完成后需要重新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蒜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避免了厨房中传统的利用碾钵剥蒜、捣蒜制作蒜泥的繁琐过程;科学合理,整体采用不锈钢工艺,制作加工简单,美观卫生;线条造型圆润,无死角便于清洗,同时可以避免制作蒜泥过程中手上沾染大蒜气味;杠杆原理下的压杆转轴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蒜器,包括压柄、压杯和容纳蒜泥的底杯;压柄、压杯和底杯的一端通过压杆转轴连接在一起;压柄朝向压杯的一侧设有凸台,压杯设有凹槽,凸台的形状与凹槽吻合;凹槽底部均匀分布有供蒜泥挤出的圆孔;底杯内设有容纳蒜泥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形状与第一凹槽吻合。
压柄、压杯和底杯为不锈钢制成,或者为其他金属制成。
压柄、压杯和底杯为蒜瓣状。
优选的可以在每个圆孔的周围设有朝向凸台的刀刃,在挤压蒜瓣时,刀刃可以协助将蒜瓣破碎。
本实用新型利用力学之中的杠杆原理,制成外观形态如蒜瓣的厨房手工工具压蒜器,通过压柄挤压放在压杯里面的蒜瓣,可将蒜瓣压碎,透过压杯里面的孔洞挤出,制成蒜泥进入底杯,轻松地实现厨房制作蒜泥的过程。
蒜瓣压蒜器整体形态仿生蒜瓣的造型,线条简洁,过渡圆润,整体可以采用不锈钢金属材料制造,压蒜器的上下两部分通过压杆转轴连接,一方面起到连接作用,另一方面为压蒜过程提供杠杆压力;压柄的一端与压杆转轴连接,实现自由转动,底杯一端同样与压杆转轴连接,实现自由转动。
本实用新型可方便地完成厨房之中的捣蒜泥过程。使用时只要将蒜瓣放入到压杯内,压动压柄,即可将蒜瓣压碎从压杯底部的小孔挤出,制成蒜泥进入底杯,完成蒜泥的制作过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压蒜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避免了厨房中传统的利用碾钵剥蒜、捣蒜制作蒜泥的繁琐过程;科学合理,整体采用不锈钢工艺,制作加工简单,美观卫生;线条造型圆润,无死角便于清洗,同时可以避免制作蒜泥过程中手上沾染大蒜气味;杠杆原理下的压杆转轴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1为压柄,2为压杯,3为底杯,4为压杆转轴,5为凸台,6为第一凹槽,7为圆孔,8为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压蒜器,包括压柄1、压杯2和底杯3;压柄1、压杯2和底杯3的一端通过压杆转轴4连接在一起;压柄1朝向压杯2的一侧设有凸台5,压杯2设有第一凹槽6,凸台5的形状与第一凹槽6吻合;第一凹槽6底部均匀分布有供蒜泥挤出的圆孔7;底杯3内设有容纳蒜泥的第二凹槽8,第二凹槽8的形状与第一凹槽6吻合;
优选的压柄1、压杯2和底杯3为不锈钢制成,或者为其他金属制成;
优选的压柄1、压杯2和底杯3为蒜瓣状。
本实用新型利用力学之中的杠杆原理,通过控制压柄挤压放在压杯里面的蒜瓣,可将蒜瓣压碎,透过压杯里面的圆孔挤出,制成蒜泥进入底杯,轻松地完成厨房中制作蒜泥的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联合大学,未经河北联合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36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