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3606.6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7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晏卫江;陈志刚;王炯华;管瑞良;黄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断路器主要指但并不绝对限于指塑壳式漏电断路器或电子式断路器。如业界所知,塑壳式漏电断路器或电子式断路器的电子部件及其相关部件均安装于基座上,这种断路器虽然能够满足对电路的保护作用,但是在加装或更换附件时需对断路器进行拆卸或称拆装,而且为了保障安全,在加装或更换附件时需先予断开电路,断开电路后再开启断路器的壳盖,而后加装新的附件或对致损的附件更换。但是在加装或更换附件的过程中甚有可能触碰漏电断路器或电子式断路器的电子部件及其它器件,造成二次损害。此外,由于漏电断路器或电子式断路器的电子部件的安装要求较为严苛,开启盖子(即前述的壳盖)后不免存在改变漏电断路器或电子式断路器的电子部件的初始安装位置的情形,从而对漏电断路器或电子式断路器的电子部件的特性产生影响,具体地讲影响脱扣稳定性,而断路器的使用者往往无法在现场对漏电断路器或电子式断路器的电子部件进行重新检测,从而给使用者造成困惑。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形成了得以为断路器的使用者释惑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在加装或更换附件时既无需切断电源又能保障安全并且不会对漏电断路器或电子式断路器的电子部件产生干涉影响,而藉以有效地保护断路器内部零部件并且体现用户加装或更换附件时的安全性与便捷性的断路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断路器,包括断路器基座;安装在断路器基座的腔体内的触头系统、灭弧系统、操作机构以及电子部件;置于断路器基座上的用于对所述腔体蔽护的基座盖,基座盖包括中盖和上盖,中盖与断路器基座固定,覆盖所述触头系统、灭弧系统、操作机构和电子部件,上盖安装在中盖上,在所述中盖上并且朝向所述上盖的一侧构成有用于容纳附件的附件凹腔,而中盖朝向所述断路器基座的一侧构成有供所述电子部件的电子部件容纳凹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部件为漏电断路器的电子部件,该漏电脱扣器的电子部件具有指示按钮、试验按钮和调节旋钮,在所述的电子部件容纳凹腔的底部构成有用于供所述指示按钮、试验按钮和调节旋钮探入的一组第一通孔,并且在所述的上盖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一组第一通孔的位置开设有一组第二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部件为电子式断路器的电子部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当要加装或更换附件时只需将上盖拆除,并且由于中盖将触头系统、灭弧系统、操作机构和电子部件完全蔽护,用户在拆卸上盖加装或更换附件时不会触及带电部分,不会对电子部件造成影响,对其特性不必进行重新检测。既有助于保护断路器内部的零部件,又有利于用户在不断电的并且安全状态下完成对附件的加装或更换作业,极大地改善了检护作业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的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中盖的结构图。
图3为欠压脱扣器的结构图。
图4为欠压脱扣器底座的结构图。
图5为辅助/报警开关的示意图。
图6为辅助/报警开关的立体分解结构图。
图7为图5所示的底座的另一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公众能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未经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36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断路器的分励脱扣器
- 下一篇:自动转换开关的触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