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心电图机探头线束防缠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3383.3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1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刘雁春;付建国;王海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雁春;付建国;王海亭 |
主分类号: | A61B5/0402 | 分类号: | A61B5/0402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01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电图 探头 线束防 缠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的辅助装置,尤其是一种操作便捷且能够有效防止线束缠绕从而便于心电图机快速使用的心电图机探头线束防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心电图机已成为最普及的医用电子仪器设备之一,用来记录心脏跳动时所产生的生理电信号,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目前,公知的心电图机都有一根分别连接主机和分线盒约2米长的电缆,电缆通过分线盒后又分出四组0.8~1.2米长、共10根信号线(同轴屏蔽导线),每组分别对应地与两个上肢夹式探头、两个下肢夹式探头、第一组(三个)胸部吸盘式探头和第二组(三个)胸部吸盘式探头相接,在每组探头线束上还套接有可沿探头线束移动的分线夹。由于在心电图机收纳时10根导线极易互相缠绕,当医护人员再次使用心电图机时,常因探头信号线互相缠绕而影响医护人员快速操作。特别是出诊急救现场抢救危重病人时,常因此而不能立即展开抢救工作,从而延误抢救时间,不仅给医护人员带来心理压力,而且极易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操作便捷且能够有效防止线束缠绕从而便于心电图机快速使用的心电图机探头线束防缠绕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心电图机探头线束防缠绕装置,有与心电图机主机相接的电缆,电缆通过分线盒与多组探头线束相接,每组探头线束的另一端分别对应地与上肢夹式探头、下肢夹式探头、第一组胸部吸盘式探头和第二组胸部吸盘式探头相接,在每组探头线束上还套接有可沿探头线束移动的分线夹,在所述探头线束外套接有可伸缩式理线管,理线管靠近分线盒处的端头固定,理线管的另一端分线夹相接。理线管,理线管靠近分线盒处的端头固定,理线管的另一端与分线夹相接。
所述分线夹包括基体和压紧体,基体与压紧体可通过张力弹性部件实现靠合,所述探头线束穿过基体与压紧体所形成的靠合面。
所述基体是封闭的壳体,所述张力弹性部件固定在基体的内底面上,所述压紧体置于张力弹性部件上,在所述基体的上表面置有按钮,按钮与穿过基体上面板的销柱相接。
所述基体和压紧体之间的靠合面上设有理线槽/孔。
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防止心电图机的线束缠绕,具有操作便捷等优点,可避免医护人员使用心电图机时,因探头信号线互相缠绕而影响快速操作的问题。特别是出诊急救现场抢救危重病人时,可立即展开抢救工作,克服因探头信号线互相缠绕延误抢救时间而带来的种种弊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分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分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同现有技术一样,有与心电图机主机5相接的电缆7,电缆7通过分线盒6与四组(10根)探头线束8相接,每组探头线束8的另一端分别对应与上肢夹式探头9、下肢夹式探头10、第一组胸部吸盘式探头11和第二组胸部吸盘式探头12相接,在每组探头线束8上还套接有可沿探头线束8移动的分线夹2,与现有技术所不同的是在所述探头线束8外套接有可伸缩式理线管1,所述理线管1采用长度和直径与探头线束8相匹配的PET编织网管,其一端在分线盒6内部与探头线束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分线夹2相接。
具体工作过程:备便状态下,各分线夹2分别位于非常接近探头9、10、11、12的位置,构成四组的探头线束8分别被各理线管1包裹收纳存放。使用时,由于理线管1的作用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探头线束8相互缠绕的弊病,可依次快速地取用探头线束8,依照需要将分线夹2向分线盒6方向推移适当距离(如40厘米左右)使探头线束8连接的各探头合理分散,然后将各探头安放于人体对应部位,即可快速实施心电图检查。使用完毕后,将各分线夹2分别移动至接近探头9、10、11、12的位置,然后整理收纳备下次使用。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理线管1采用长度和直径与探头线束8相匹配的柔性材料制作的波纹管,其一端直接固定于分线盒6的壳体上;分线夹2由基体3和压紧体4等构成,基体3是封闭的壳体,张力弹簧13固定在基体3的内底面上,压紧体4置于张力弹簧13上,即基体3与压紧体4可通过张力弹簧13实现靠合,探头线束8穿过基体3与压紧体4所形成的靠合面,靠合面上有与探头线束8线数对应的理线槽14,在基体3的上表面置有按钮15,按钮15与穿过基体3上面板的销柱16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雁春;付建国;王海亭,未经刘雁春;付建国;王海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33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衣机洗衣液添加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变电机旋转为短幅直线往复运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