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穿刺引导腔道介入治疗专用B超探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3318.0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0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孙久平;张稚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早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8/00 | 分类号: | A61B8/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刺 引导 腔道 介入 治疗 专用 探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人体腔道专用的B超探头,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带有穿刺引导功能的泌尿生殖系统和肛肠、妇科等介入治疗的专用B超探头。
背景技术
介入治疗(interventional treatment)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和非血管内的介入治疗。经过30年的发展,现在已和外科、内科一道称为三大支柱型学科,简单地讲,介入治疗就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腔道,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在现有的各类设备中,B超具有独特的优势。但由于需要与穿刺设备相连,而现有可利用的B超探头用作穿刺引导结构不合理,手术医生要求高,操作难度大,灭菌困难,易污染,患者手术痛苦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则是针对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单人实施、一次性使用、无菌通道、患者舒适、介入有效的用于泌尿生殖和肛肠、妇科等介入治疗的专用B超探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穿刺引导腔道介入治疗专用B超探头,包括探头本体和位于探头本体前端的B超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本体的中部设有穿刺引导器,穿刺引导器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构成腔体内的旋转管轴,旋转管轴的两侧前后分别设有固定轴和活动轴,固定轴的两端嵌置在外壳上设置的定位孔内,定位孔的外侧设有与其同心设置的定位齿轮,定位齿轮与活动轴上设置的行星齿轮相啮合,行星齿轮与其外侧设置的位于活动轴上的调距手轮通过端面齿啮合。
所述的行星齿轮和调距手轮位于旋转管轴一侧的活动轴上,旋转管轴另一侧的活动轴上设有与该活动轴的端部螺纹配和相连的锁定手轮。
所述锁定手轮位于外壳的外侧。
所述活动轴的两端分别伸入外壳上设置的弧形槽内。
所述的行星齿轮和调距手轮分别位于单侧外壳的两侧。
所述旋转管轴的中心孔内装配有无菌穿刺支架,无菌穿刺支架上设有安装穿刺针的无菌通道。
所述的探头本体上设有放置无菌穿刺支架的凹槽。
所述外壳的正面上设有距离指示刻盘。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啮合的齿轮机构实现穿刺角度的调整,同时通过螺纹配合实现旋转机构的定位,B超探头采用一次性的无菌穿刺支架和穿刺针,单人实施使得病患治疗时处于无菌状态下,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具有结构简单、定位准确且操作方便的特点,适宜泌尿生殖和肛肠、妇科等介入治疗。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穿刺引导器旋转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穿刺引导器单侧外壳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无菌穿刺支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其中:1—探头本体;2—B超换能器;3—穿刺引导器;4—外壳;5—定位孔;6—定位齿轮;7—弧形槽;8—旋转管轴;9—固定轴;10—活动轴;11—中心孔;12—行星齿轮;13—调距手轮;14—锁定手轮;15—无菌穿刺支架;16—穿刺针;17—凹槽;18—距离指示刻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早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早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33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内翻大隐静脉抽剥器卡头
- 下一篇:一种智能移动心电图综合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