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灯塔用视频、供电、控制复合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712954.1 | 申请日: | 2012-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8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东;刘俊;白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达通信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徐伟奇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灯塔 视频 供电 控制 复合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国际专利分类H01B7/00 按形状区分的绝缘导体或电缆或H01B11/00 通信电缆或导体技术领域,尤其是灯塔用视频、供电、控制复合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部分设备的信号、监控回路不仅仅是信号的传输,往往还需要一根电力电缆来实现电能的传送,为能抑制通电时电流产生的电磁干扰,在这些电缆上必须均外设屏蔽或保护结构,这样势必造成走线繁杂、占用并浪费空间,材料及安装成本也相应居高不下,造成诸多浪费,而且成本和后期维护费用都会居高不下,随着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电线电缆不断在朝着紧凑、节约型改进,这种现象显然难以满足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改进的技术方案公开较少,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20406228.2公开了一种电梯电力视频复合扁电缆,包括扁形的护套层,护套层内设有四个平行纵放的导体组,所述的导体组由数根包裹第一绝缘层的导体相互绞合构成,导体组与护套层之间设有撕裂薄膜构成的填充层,两侧的导体组外侧分别设有包裹有绕包层的钢丝绳;两侧的导体组内侧设有依次包裹第二绝缘层、屏蔽层的视频信号线。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120527.X光电复合电缆,属电线电缆技术领域,是电力电缆与光缆、通信电缆、射频电缆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电力电缆、光缆、通信电缆、射频电缆为自带屏蔽层的独立体,电力电缆与光缆和/或通信电缆和/或射频电缆的护套层为连体结构。
灯塔用电缆尤其是升降灯塔用线缆由于环境要求较苛刻,以上问题更加突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塔用视频、供电、控制复合电缆。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措施在于:并行的视频线和信号控制线侧面布置铜芯绝缘软电线,在这些线间安装填充体,然后在这些结构外包覆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将电力电缆和信号电缆组合成一根电缆,实现了同一根电缆既能输送电能,又能进行信号的传输,同时电缆还起到屏蔽通电电流产生的电磁感应干扰的作用,并且电缆具有阻燃性能,节省了屏蔽、铠装和护套材料,设计新颖,结构稳定、紧凑,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减少了电缆安装时的重复布线,节约了电缆的布线空间和时间,这对于环境要求较苛刻的升降灯塔用线缆更具现实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护套1、视频线2、填充体3、铜芯绝缘软电线4、仿纶纱5、信号控制线6、绕包层7、内护套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所示,并行的视频线2和信号控制线6侧面布置铜芯绝缘软电线4,在这些线间安装填充体3,然后在这些结构外包覆护套1。
前述中,在护套1内侧安装内护套8。
前述中,并行的视频线2和信号控制线6一侧或两侧面布置铜芯绝缘软电线4。
前述中,填充体3中均匀布置仿纶纱5。
前述中,安装填充体3的并行的视频线2和信号控制线6以及铜芯绝缘软电线4外包覆绕包层7。
前述中,并行的多根视频线2和多根信号控制线6侧面布置多根铜芯绝缘软电线4并相互绞合。
前述中,每根视频线2、信号控制线6和铜芯绝缘软电线4外都有第一绝缘层。
作为实施例:填充体3为聚丙烯PP网,视频线2为SYV75-5-2,铜芯绝缘软电线4为RV1.0,信号控制线6为RVVP2×1.0。
其中,SYV75-5-2视频线中的S指同轴射频电缆,Y指绝缘材料为聚乙烯,V指外层护套材料为聚氯乙烯,75指特性主抗,5指线芯绝缘外径,2指结构序号,视频电路中特性主抗一般用75欧姆;RV1.0为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连接软电线,内外护套材料使用高强度弹性体材料,如硅橡胶,护套1和内护套8总厚度4mm,其中,护套1厚度1.5mm,护套1外径25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包覆在护套结构内的视频、供电、控制复合电缆内部,形成并行的相互绝缘的导体组,这些导体组相互绞合,导体组与外覆护套层之间设有聚丙烯PP网填充体3,同时,在填充体3中为了增加强度均匀布置仿纶纱5作为加强筋;另外,在填充物3与内护套8之间由绕包层7包裹。
在以上实施例中,未及叙述的涉及实施的其他必要技术等采用现有技术,不再依次列举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达通信公司,未经上海海达通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29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