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灭菌自粘性静脉湿敷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2859.1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7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胡全轩;胡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仁济医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M3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彦伟 |
地址: | 450051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灭菌 粘性 静脉 敷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湿敷贴,特别是涉及一种灭菌自粘性静脉湿敷贴。
背景技术
临床上,一些常见病、慢性病的治疗中,经常使用刺激性药物,容易造成静脉损伤,出现输液性静脉炎;尤其是肿瘤病人静脉输液化疗,化疗药物毒性大,常给病人静脉造成严重损伤,更易出现化疗性静脉炎,并且发生率较高,文献报告发生率为48.1~62.5%。化疗性静脉炎属于输液性静脉炎范畴,占输液性静脉炎中的绝大多数。输液性静脉炎,尤其是化疗性静脉炎,不仅增加护士为患者静脉穿刺的困难,也给患者增加痛苦,甚至影响治疗的顺利实施。
临床治疗中,静脉输液治疗被广泛应用,在输液治疗过程中输液液体渗漏也很常见。输液液体渗漏和静脉炎都是静脉输液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输液液体渗漏是指在静脉输液治疗中,注射药液漏出血管外进入周围组织中,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如果外漏液体含刺激性药物,局部肿胀、疼痛症状更为显著,甚至给病人造成严重损伤。输液液体渗漏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更重要的是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输液性静脉炎、化疗性静脉炎及输液液体渗漏关键在于早期预防和治疗。目前市场上,预防和治疗输液性静脉炎、化疗性静脉炎及输液液体渗漏的外用医疗产品较少,尤其是灭菌自粘性静脉湿敷贴类产品更是少之又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病人在治疗期间,保护患者静脉的灭菌自粘性静脉湿敷贴,它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输液性静脉炎、化疗性静脉炎及输液液体渗漏,进而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
本实用新型包括涂有低过敏医用敷料黏胶的医用防渗无纺布层,浸有复方硫酸镁湿敷剂溶液的高分子吸收棉制成的药物湿敷垫,防粘层和半透膜层,所述药物湿敷垫位于医用防渗无纺布层和防粘层之间,所述半透膜层位于医用防渗无纺布层表面。
所述防粘层包括防粘层I和防粘层II。
所述防粘层II设有折叠面。
所述防粘层由防渗透性能的薄膜材料制成。
所述半透膜层由透气防水的薄膜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有如下特点:能够保护患者的静脉血管,有效预防和治疗输液性静脉炎、化疗性静脉炎及输液液体渗漏,尤其对化疗性静脉炎有更显著的预防作用;防粘层易揭开和剥离,使用简单;良好的自粘性与皮肤粘贴牢靠,使用方便;样式为长方形,且材料柔软、易曲,使用舒服;表层为半透膜层,具有透气、防水、保湿的性能,可连续湿敷10h;产品整体进行灭菌消毒,能有效防止病菌感染;科学湿敷贴剂,无副作用,使用安全,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涂有低过敏医用敷料黏胶的医用防渗无纺布层1,浸有复方硫酸镁湿敷剂溶液的高分子吸收棉制成的药物湿敷垫2,防粘层I3、防粘层II4和半透膜层5,所述药物湿敷垫2位于医用防渗无纺布层1和防粘层之间,所述半透膜层5位于医用防渗无纺布层1表面。所述涂有低过敏医用敷料黏胶的医用防渗无纺布层1,具有自粘性,方便临床使用;所述浸有复方硫酸镁湿敷剂溶液的高分子吸收棉制成的药物湿敷垫2,药物湿敷垫2中的高分子吸收棉代替了临床使用的八层纱布,不仅简化了原有的操作工序,还可以吸收12~15ml的复方硫酸镁湿敷剂溶液;所述防粘层包括防粘层I3和防粘层II4,以及防粘层II4设有折叠面6,便于临床使用时揭开,剥离;所述医用防渗无纺布层1表面设有由透气防水的薄膜材料制成的半透膜层5,具有保湿性,能防止药液渗出,阻止细菌进入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可用于静脉炎和输液液体渗漏的预防和治疗,在临床使用中,预防输液性静脉炎、化疗性静脉炎使用方法如下:对于化疗患者,在化疗前30min,将本实用新型贴于静脉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局部贴敷,直至化疗结束后30min;对于长时间使用刺激性药物的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在静脉穿刺(包括留置针、PICC(中心静脉导管))时,在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局部贴敷,直至静脉输液结束。
治疗输液性静脉炎、化疗性静脉炎使用方法如下:在患处穿刺点上方,将本实用新型沿受损静脉方向局部贴敷24h/ d,连续使用1~5d,重症酌情延长。
治疗输液液体渗漏的使用方法如下:在输液液体渗漏局部部位,将本实用新型局部贴敷6~48h,依渗漏范围酌情使用,直至临床治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仁济医学研究所,未经郑州仁济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28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