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汽蚀的调节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712479.8 | 申请日: | 2012-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2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 发明(设计)人: | 潘诚;程祖田;韦迎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F16K47/08 | 分类号: | F16K47/08;F16K27/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李想 |
| 地址: | 450007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汽蚀 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调节阀的防汽蚀结构,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力、石化、纺织、航空等领域的各类需要调节,同时存在减压后产生汽水两相流的液体管路上。
背景技术
在液体流动需要减压的管路上,由于液体存在一定的温度,当液体通过调节阀减压后,有可能阀门通流喉部由于流速较高,导致静压低于液体的饱和压力,发生汽化现象,产生汽蚀,造成调节阀门振动、充蚀等损坏,影响管道系统的安全运行。
目前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在液体减压管路上,如何防止调节阀发生汽蚀现象,已成为各家设备制造商研究的重点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阀门结构型式的改变,提供一种可以防止汽蚀的调节阀,降低调节阀的造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汽蚀的调节阀,它包括调节阀本体阀壳及位于阀体出口侧的一道节流圈,节流圈与调节阀本体的阀壳串联。
所述的节流圈与调节阀本体的阀壳通过铸造、锻造或焊接连为整体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在调节阀出口阀壳上铸造、锻造或焊接一道节流圈,节流圈和阀芯串联,实现对调节阀总压差的分担,通过总压差的合理分配,防止阀芯处的阀门喉部发生汽蚀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调节阀出口法兰2及位于阀体出口侧壳体上的一道节流圈1,节流圈1与调节阀本体阀壳3串联。
需要说明的是,节流圈1可以与调节阀本体阀壳3通过整体铸造、锻造或通过焊接连为整体,一般位于法兰连接的阀门法兰2与阀芯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为:通过对调节阀承担的总压降进行合理分配,减少阀芯处的压差,提高调节阀喉部出口的背压,使背压远高于阀门通过的液体一定温度下的饱和压力,降低阀芯和喉部液体流速,从而使该处的通流截面的静压也远高于液体的饱和压力,避免汽蚀现象发生。由于节流圈孔径相应比较大,在节流圈截面处即使发生汽蚀现象,也可以通过打磨进行处理,对阀门的关键部件阀芯不产生任何影响,延长阀门的使用寿命。对于高压差调节阀,由于节流圈的存在,可以减少阀门的减压级数,降低阀门的造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未经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24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定控制板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压电式打火机的点火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