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李舱门铰链扭杆卡扣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712294.7 | 申请日: | 2012-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4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 发明(设计)人: | 马天航;徐钧;姚慧丽;戴开红;李国林;李宏华;李功赋;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5/12 | 分类号: | B62D25/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李 舱门 铰链 扭杆卡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行李舱门铰链扭杆卡扣。
背景技术
汽车行李箱铰链扭杆是车辆开闭件系统中非常关键的部件之一,铰链扭杆保证行李箱盖的正常开启功能,保证行李箱盖总成在关闭时有良好的外观性。但是行李舱门开闭的时候有异响,由于行李舱门铰链上的两根扭杆相接触产生干涉,虽然对行李舱门的开启和关闭影响不大,但是扭杆转动时造成异响,会引起客户对产品产生抱怨,从而影响客户对品牌的评价,另外,两根扭杆间长期的摩擦会导致扭杆中部失效直至扭杆断裂。
中国专利公告号CN 201484504 U,公告日2010年5月26日,名称为一种轿车后备箱铰链的改进结构,其由内板支架、弯管、扭簧支架、支架铆钉组成,在扭簧支架上设有扭簧。其不足之处在于,一般这种由铰链和扭簧构成的轿车后备厢开启结构,其扭簧相接触,会因长期摩擦导致扭簧失效甚至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由铰链和扭簧构成的轿车后备厢开启结构,其扭簧相接触,会因长期摩擦导致扭簧失效甚至断裂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行李舱门铰链扭杆卡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行李舱门铰链扭杆卡扣,所述卡扣顶部设有一可旋转的安装块,卡扣下部的同一侧设有2个与行李舱门铰链扭簧配合的缺口。在本技术方案中,安装块用来与位于扭杆上部的行李舱隔板相连,在行李舱隔板相应处设置有一与安装孔形状相一致的安装孔,安装块穿入安装孔内,然后旋转安装块,使安装块与安装孔相交错,使得卡扣固定在行李舱隔板上,汽车行李舱门上的扭杆分别卡入卡扣的缺口中,使得扭杆分离开来,彼此间互不干涉,这样开启、关闭行李舱门时不会产生异响,同时也避免了扭杆长期摩擦而导致扭杆断裂的问题。
作为优选,2个缺口间隔呈3字形。
作为优选,卡扣上设有加强筋。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块为长方体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将两根扭杆分隔开来,使得在开启、关闭行李舱门时不会产生异响,同时也避免了两根扭杆因长期摩擦而导致扭杆断裂的问题,卡扣的重量轻,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卡扣;2、安装块;3、缺口;4.加强筋;5、扭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
参照图1,一种行李舱门铰链扭杆卡扣,所述卡扣1顶部设有一可旋转的安装块2,卡扣1下部的同一侧设有两个与行李舱门铰链扭杆5配合的缺口3。2个缺口3间隔呈3字形。卡扣1上设有加强筋4。所述安装块2为长方体状。
参照图2,安装块用来与位于扭杆上部的行李舱隔板相连,在行李舱隔板相应处设置有一与安装孔形状相一致的安装孔,安装块穿入安装孔内,然后旋转安装块,使安装块与安装孔相交错,使得卡扣固定在行李舱隔板上,汽车行李舱门上的扭杆分别卡入卡扣的缺口中,使得扭杆分离开来,彼此间互不干涉,这样开启、关闭行李舱门时不会产生异响,同时也避免了扭杆长期摩擦而导致扭杆断裂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22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口伸出塔壁外侧的斜拉桥索导管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半合成切削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