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性滤清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2151.6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0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建军 |
主分类号: | F01M11/03 | 分类号: | F01M1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马佑平 |
地址: | 1000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性 滤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油滤清器,尤其涉及一种磁性滤清器。
背景技术
发动机运转工作时机件不断进行着摩擦,会产生微小金属颗粒,这些颗粒由于体积特别细微,甚至比油分子还小,因此普通滤清器无法过滤掉这些微小金属颗粒,这些颗粒继续随润滑油循环,造成持续研磨现象,加大对发动机的磨损,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磁性滤清器把这些微小的铁质金属颗粒吸附在滤清器内部,从而阻止这些细微金属颗粒的研磨作用再次损伤发动机内各部位,更有效的保护发动机。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297194U,授权公告日2009年8月26日,公开了一种磁性机油滤清器,其在滤纸的褶缝处或壳体内壁设有多组磁块,但磁块在此吸附效果不佳,容易造成铁屑阻塞,因此急需进行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滤效果更好的磁性滤清器。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磁性滤清器,其包括:外筒、底板、滤芯、上盖、下盖、弹簧、磁块;所述滤芯包括滤筒和包裹所述滤筒的滤纸,所述弹簧、所述上盖、所述滤芯、所述下盖、所述底板依次连接,所述弹簧和所述底板分别与所述外筒内壁的两端连接,所述底板外圈具有进油口,所述底板的中心具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与所述滤筒相通,所述磁块和所述底板位于所述滤芯的两端。
可选择的,所述磁块在所述上盖与所述弹簧之间。
可选择的,所述磁块两端具有凸台。
可选择的,所述磁块厚度为3-10mm。
可选择的,所述磁块为圆柱体,所述磁块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上盖的外径。
可选择的,所述磁块中间具有通孔。
通过将磁块置于远离底板的一端,磁块远离进油口和出油口,使油液经过充分的循环,磁块能更好的吸附机油中的金属颗粒。
进一步地,磁块在上盖和弹簧之间,使磁性滤清器吸附效果更好、便于安装。
进一步地,磁块两端具有凸台,一端使磁块与上盖定位良好,另一端使弹簧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倾斜、错移。
进一步地,磁块的厚度为3-10mm,使磁性滤清器重量轻,同时能保证磁块的吸附效果。
进一步地,磁块为圆柱体,磁块的外径小于或等于上盖的外径,使油液循环通畅。
更进一步地,磁块中间具有通孔,增多了油液循环的通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磁性滤清器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符号说明:1-磁性滤清器2-外筒3-底板31-进油口32-出油口4-滤芯41-滤筒42-滤纸5-磁块51-凸台52-通孔6-弹簧7-上盖8-下盖9-安全阀10-单向阀胶圈11-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为本实用新型磁性滤清器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如图1所示,磁性滤清器1包括:外筒2、底板3、滤芯4、上盖7、下盖8、弹簧6、磁块5。滤芯4包括圆筒状滤筒41和包裹滤筒的滤纸42,弹簧6、上盖7、滤芯4、下盖8、底板3依次连接,底板3的外圈具有进油口31,底板3的中心具有出油口32,出油口32与滤筒42相通,进油口31为多个,均匀分布在底板3上。弹簧6、上盖7、滤芯4、下盖8,位于外筒内,弹簧6和底板3分别与外筒2内壁的两端连接,底板3和磁块5分别位于滤芯4的两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很容易想象,磁块5能够位于滤芯4远离进出油口的一端,磁块5能够位于上盖7与滤芯4之间,也能够位于上盖7与弹簧6之间,或者上盖7的下端被磁化形成磁块5。优选的,磁块5在下盖8和弹簧6之间,使磁性滤清器吸附效果更好、便于安装。
在优选实施例中,磁块5能够与弹簧6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连接,磁块5的两端能够具有凹槽,通过凹槽与上盖7或弹簧6配合。优选磁块5的两端具有凸台52,弹簧6套入磁块5上端的凸台52,磁块5的下端凸台52与上盖7配合,便于安装、定位。
磁块5的形状能够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优选的,磁块5的形状为圆柱体,磁块5的外径小于或等于上盖7的外径,使油液循环通畅。
磁块5的厚度能够为放置空间可容纳的任意值,优选的,磁块5的厚度为3-10mm,使磁性滤清器重量轻,同时能保证磁块的吸附效果。
使用时,油泵带动油液从进油口31流入,油液进入滤筒41从出油口32流出,磁块5吸附外筒2内的油液中的金属颗粒,过滤后的机油进入各润滑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建军,未经郑建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21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扇轴支撑板
- 下一篇:具有卡簧结构的发动机VVT机油控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