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鱼类耳石电动研磨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1837.3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4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郭弘艺;唐文乔;张亚;张旭光;刘东;李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37/00 | 分类号: | B24B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张美娟 |
地址: | 2013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类 耳石 电动 研磨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类耳石电动研磨工具,属于机电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中,从淡水的湖泊、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洋。鱼类是终年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辅助身体平衡与运动的变温脊椎动物。已探明的约20000余种,是脊椎动物亚门中最原始最低级的一群。鱼肉富含动物蛋白质和磷质等,营养丰富,滋味鲜美,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对人类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鱼体的其他部分可制成鱼肝油、鱼胶、鱼粉等。
年龄是鱼类种群动力学研究的基本生物学参数。从简单的个体生长规律到死亡分析乃至各种资源评估和管理模型的建立,都不能缺少年龄这一关键参数。所以,年龄鉴定问题直接关系到鱼类种群分析与资源评估的成功与否问题。而耳石是鉴定鱼类年龄和研究鱼类生长最理想的材料。其内部结构中围绕着耳石核分布的周期性暗环和明环组成的年轮结构,能很好的反应出鱼类的年轮、生长情况以及栖息地的环境条件。
但由于,鱼类的耳石相对较小,同时必须用对耳石进行研磨才可以观察到年轮结构。然而,传统的耳石研磨方法多是用手指捏住耳石或者将耳石固定,然后直接在砂纸上研磨。这样手工研磨的方法,一方面研磨速度慢、工作效率低下费时费力,且难掌握研磨的力度和时间,在研磨过程中经常容易研磨过度,即磨掉了耳石核心,甚至会出现耳石碎裂的情况;另一方面,研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手指破损,甚至出血,影响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而进口的耳石磨片设备因价格昂贵难以普及使用,且仪器大而笨重,无法携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际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耳石研磨方法,一方面研磨速度慢、工作效率低下费时费力,且难掌握研磨的力度和时间,在研磨过程中经常容易研磨过度,即磨掉了耳石核心,甚至会出现耳石碎裂的情况;另一方面,研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手指破损,甚至出血,影响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而进口的耳石磨片设备因价格昂贵难以普及使用,且仪器大而笨重,无法携带。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鱼类耳石电动研磨工具,包括电动研磨头1,所述电动研磨头1的头部设有砂纸固定台101,所述电动研磨头1可拆卸的固定在主机2的延伸臂上,所述主机2内部设有带动所述砂纸固定台101转动的变频电机及变频驱动器,所述主机2的外壳上设有电源开关201,转速调整揿钮/旋钮202,所述转速调整揿钮/旋钮202对所述变频电机的转速进行调整;还包括至少一片海绵自粘砂纸,所述海绵自粘砂纸的形状与所述砂纸固定台101的形状相对应;还包括一片抛光布,所述抛光布的形状与所述砂纸固定台101的形状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海绵自粘砂纸的数量为六片,分别为,400目、800目、1000目、1200目、1500目、2000目的海绵自粘砂纸。
进一步的,所述抛光布为纤细毛绒抛光布。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制作了一个手持式的鱼类耳石电动研磨工具,研磨头1可以拆卸更换,针对不同的鱼类耳石使用与之适合的研磨头,通过研磨头1上的砂纸固定台101的转动,对鱼类耳石进行研磨,操控简易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制作成本低、价格低廉。
2)操作简便,便于携带。
3)研磨效率高,砂纸固定台101的转速最大可达9800转/分钟,还可以根据用户实际样品需要,选择设定旋转速度。
4)耳石研磨均匀。
5)对操作者的手无损伤,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鱼类耳石电动研磨工具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各个不同型号的海绵自粘砂纸的形状示意图。
图3是载玻片与鱼类耳石外侧面粘合后的示意图。
其中,1、研磨头,2、主机,3、载玻片,4、鱼类耳石外侧面,101、砂纸固定台,201、电源开关,202、转速调整揿钮/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其结构描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18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