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信号耳机振动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1749.3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4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宁娅姗;郑雍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雍泰 |
主分类号: | H04M11/02 | 分类号: | H04M11/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1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 耳机 振动 传感器 | ||
本发明属于网络技术领域。
用电话实现门的远距离开门操作,是社会流行的一种时尚。这种方式由于具有很多现代保安的元素,因而受到社会广泛的好评与关注。
而现在的这种技术,主要是采用以下的类型与形式:使用者先呼叫放在家庭里的座机电话,屋内电话产生摘机行为,然后通过语音提示,再输入二次开门信号的密码。采用这样的技术措施,有以下几点不足:
一是只能产生电话开门,而不能实现电话关门,成为一重大缺陷。
二是单就电话开门而言,开门的电话密级位数不够高;因为座机电话只有8位,而且不能随意更换密码,经语音提示后的二次密码因受到技术的约束,也不可能将密码位数做得很高。
三是电话有摘机程序,因而每次电话开门均要产生费用,如果要产生电话关门功能,则费用还将倍增,给用户产生心理压力。
四是因有语音提示,将成为诱发作案的一种信息。
为此,设计者拟定提出一种全新的技术方案,而实现这种全新技术方案要求主要有以下难点:
1、目前处理器的种类很多,都能把一种物理量转换成电子线路所需的起动信号。但在众多的种类中,却没有一个品种具有直接把接收到的网络远距离传呼信号,转变为电子线路所需的起动控制信号的功能。
2、用移动手机的基本性能可以作为创新器件的初型,但是如果没有优秀的电路与之配合难以实现产生两路信号的功能,现在需要用怎样的电路与之配合,才能达到要求。
3、移动手机和固定座机可以方便地从通讯网络中接收到远距离的传呼信号,但是它们都不能作控制器用,因为它们都不能直接向外输出电信号。要向外输出信号,按传统的方法都必须再次加工,从内部中的有关点引出信号,但这们做会影响整机的完整性,特别易造成手机的损坏。
由于上述难点的存在,所以必须在机械与电子线路上作全面的创新。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的复合型传感器,主要用于配套门业的自动化产品,一是对设计者所申请的专利,作进一步的补充。二是提供一种优异的传感器种类,为开发门业类的优秀产品提供更大的空间。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的复合型传感器,主要用于配套门业的自动化产品,一是对设计者所申请的专利,作进一步的补充。二是提供一种优异的传感器种类,为开发门业类的优秀产品提供更大的空间。
本发明的具体措施是:
1、双信号耳机振动传感器,其特征是,由网络接收机,振动传感器,分离信号逻辑电路,带编码的无线电发射电路,减振物共同组成。
其中由网络接收机,振动传感器部份是。
振动传感器是由高阻抗耳机构成,与网络接收机构成。
将高阻抗耳机固定在网络接收机上,用导线焊接在振动传感器的引线桩头作为信号引出输出线。
其中分离信号逻辑电路是。
连接手机引线引出信号的输入端,连接了三路,之一路连接了一个电子开关的输入,该开关的输出连接了分离信号逻辑电路的电源端;之二路经一个电阻串联后连接了第一个二输入与非门的第一位输入;之三路经一个电阻串联后连接了第二个二输入与非门的两位输入;该非门的输入还连接了一个电容的正极,该电容的负极接地。
第一个二输入与非门的第二位输入连接了第四个二输入与非门的输出;第一个二输入与非门的输出端连接了一个电容接地;同时该输出端连接了带编码的无线电遥控电路的第一种编码的控制端。
第四个二输入与非门的输出端连接了带编码的无线电遥控电路的第二种编码的控制端;该与非门的第一输入连接了第一个二输入与非门的输出;该与非门的第二位输入连接了第三个二输入与非门的输出端。
第三个二输入与非门的输出端连接了第四个二输入与非门的一位输入;同时连接了一个二极管的负极,该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了第一个与非门的第一位输入。
2、分离信号逻辑电路所用的集成电路是CD4011。
3、高阻抗耳机与网络接收机的固定方式是用凝固型白胶粘贴在网络接收机出音孔处。
4、减振物是用棉织品形成,做成袋状,将粘有振动传感器的手机装进袋子。
4、减振物是用棉织品形成,做成袋状,将粘有振动传感器的手机装进袋子。
以上措施的相关意义,进一步解释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雍泰,未经郑雍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17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照明灯亮度控制系统
- 下一篇:双信号手机插针式接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