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烘房供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0572.5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8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徐敏;熊先富;姜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津市市嘉城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14 | 分类号: | B22C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弘 |
地址: | 4154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烘房 供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烘房供热装置,特别是指一种适用于铸造行业内消失模铸造的供热装置。
背景技术
铸造行业,特别是消失模铸造领域中对烘房供热管路的要求很高,所谓消失模铸造是先将所铸产品制成同样大小的泡沫模样,再在泡沫模样表面涂一层涂料,待涂料干透后进行造型浇注得到合格的产品。目前,在消失模铸造行业中多采用蒸汽取暖片加风扇的供热方式。但是采用这种供热方式以下不足:首先,由于风源的影响,烘房建设时面积不能超过30平米,这就需要建多个烘房才能够满足生产,而烘房越多墙体也就越多,墙体面积就越大,也就意味着吸热体和散热面积越大,热损耗也就越大;其次,供热采用的大风扇很容易在高温度高湿度的环境中损坏;此外,烘房中温度不均匀导致有的涂料干燥得过快容易产生微小裂纹,导致铸件报废,而有的地方涂料干燥的过慢跟不上生产节奏,耽误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温度均匀、使用寿命长、热损耗小的烘房供热装置。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烘房供热装置,包括进风口、导流管、供热管、供热孔、导流板、回流箱、回流孔、回风管,所述供热管为空心管道,固定在烘房的底部,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通过所述导流管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导流管是由一个主管道和多个分管道构成的空心管道结构;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导流管的主管道的另一侧连通;所述供热管上方设置多个供热孔,所述供热孔与所述供热管的内腔导通;所述导流 板设置在所述供热孔的上方;所述回风管为空心管道,设置在烘房的顶部,一端为实心端,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回流箱上端面与所述回风管的下方连通,下端面上设置多个回流孔。
在一种实施例中,从所述供热管连接进风口的一端向其封闭端延伸的所述供热孔,其半径为由小到大。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沿所述回风管的回风口到实心端延伸的方向,每个所述回流箱上的回流孔的半径为依次增大。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回流箱的上端面通过回流管与所述回风管的下方连通,所述回流管为空心圆柱体结构,其一端伸入到所述回风管下方的内壁内,与所述回风管成垂直结构,另一端伸入到回流箱上端面内,用于连通所述回风管和所述回风箱。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回流箱为梯形结构,其上端面为平行面中面积较小的截面,下端面为平行面中面积较大的截面。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回流箱数目为三个。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管的分管道平均分布在主管道的一侧。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管的分管道的个数与所述供热管的个数相同,都为三个。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为长方体结构,设置在所述供热孔的上方,其长度覆盖整个所述供热管,宽度大于所述供热管的直径,通过多个支撑柱固定在所述供热管上,与由所述导流管和所述供热管所组成的平面平行。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烘房供热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在热风受自然重力作用向上运动过程中增加了导流板的设置,延长了热风在烘房内运动轨迹,增加了热风停留时间,使得烘房升温快且均匀。
所述的烘房供热装置,从所述供热管连接进风口的一端向其封闭端延伸的所述供热孔,其半径为由小到大;并且从所述回风管的回风口到实心端,每个所述回流箱上的回流孔的半径为依次增大,这使进风机构和排风机构不论是在近进风口端还是在远进风口端,二者进风和回风的风量基本一致,使烘房整体温度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的烘房供热装置,其维修方便,风机外置,其使用寿命延长,并且不再限制烘房大小,可以更具需要面积建设,能耗低,具有非常 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烘房供热装置位于烘房底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烘房供热装置位于烘房顶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图1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烘房供热装置B-B处的左视放大图;
图2(b)为图2(a)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烘房供热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烘房供热装置的仰视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烘房供热装置位于烘房顶部部分的左视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烘房供热装置位于烘房底部部分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津市市嘉城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津市市嘉城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05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复合建筑节能砌块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脱硫吸收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