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流式混合型厌氧生物膜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9507.0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1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军;陈平;韩滨;吕永涛;周崇晖;韦惠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制药集团环境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3/3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张明月 |
地址: | 050015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流 混合 型厌氧 生物膜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生化处理设备,具体的说一种上流式混合型厌氧生物膜反应器。
背景技术
目前废水厌氧生物处理采用的反应器类型大多是基于颗粒污泥的厌氧污泥床(UASB)、颗粒污泥膨胀床(EGSB)以及内循环反应器(IC),以UASB为例的厌氧反应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为:整个反应器主体可分为三个区域:混合区、反应区和气、液、固三相分离区。污水通过水泵提升到厌氧反应器的底部,利用底部的布水系统将污水均匀地布置在整个截面上;利用进水的出口压力和产气作用,使废水与高浓度的厌氧颗粒污泥充分接触和传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废水在反应区缓慢上升,进一步降解有机物,气体、水、颗粒污泥在同时上升过程中,沼气首先进入三相分离器内部通过管道排出,颗粒污泥和废水通过三相分离器的缝隙上升到分离区,颗粒污泥在分离区沉淀浓缩并回流到三相分离器的下部,保持厌氧反应器内的生物量,沉淀后的出水通过管道排出罐外。而颗粒污泥在一般工业废水厌氧处理当中难以培养、形成,即使接种,也经常因水质问题或运行管理不当造成解体、流失,反应器性能因此也大受影响,因此依赖于颗粒污泥的厌氧反应器的性能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问题。而颗粒污泥与生物膜相结合类型的反应器,如厌氧复合床(UBF)等对此有所改善,但仍未彻底解决。另外,UASB反应器限于有限的上升流速,纵向混合强度不足,导致污泥和基质浓度梯度过大,传质效果受限,反应器容积有效利用率偏低,尤其在处理制药、化工等含某些生物抑制成分的废水时,效果往往大打折扣;而EGSB和IC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此问题,但由于颗粒污泥的机械强度有限,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大,解体和流失的问题更为严重。
另外,废水厌氧生物处理也有主要依靠生物膜的反应器如厌氧滤池(AF)、厌氧流化床(AFB)等。其中厌氧滤池(AF)的工作方式是在反应器中放置相当数量的生物填料,污水经过该生物填料时被微生物降解,从而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而厌氧流化床(AFB) 反应器内填充着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的载体,厌氧微生物组成的生物膜在载体表面生长,载体处于流化状态,具有良好的传质条件,微生物易与废水充分接触,具有很高的活性。目前,以上主要依靠生物膜的反应器经常由于生物膜过厚堵塞滤床或载体过多导致启动困难等问题,近年来应用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足够生物量和处理效果的同时,不发生堵塞,且易于启动,便于运行管理的上流式混合型厌氧生物膜反应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上流式混合型厌氧生物膜反应器,包括塔体,塔体内从下到上设置有依次连通的布水区、载体区、填料区和三相分离区,布水区底部的塔体壁上设置有与污水源连通的给塔体内部输入污水的污水入口以及灌入絮状污泥的污泥进口,布水区上面设置有存放以颗粒活性炭为浮动载体的载体区,所述载体区的上面设置有填料区,填料区内固定安装有纤维填料,填料区上面的三相分离区设置带有出水堰的三相分离器,三相分离器与塔体外壁密封连接,三相分离器上设置有低于出水堰上端面的出水口,三相分离器的顶部设置有沼气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布水区内设置有与污水入口连通的网状管道,网状管道上分布有向塔体内部输入污水的向下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三相分离器的下部设置有循环水出水口,循环水出水口通过循环泵与污水入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布水区与载体区之间、填料区与三相分离区之间均设置有通过固定架支撑于塔体内壁的篦子A,所述载体区与填料区之间设置有通过固定架支撑于塔体内壁的支撑固定填料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的通水间隙大于浮动载体的直径,所述篦子A上设置的通水间隙小于浮动载体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三相分离器内还设置有套在出水堰外面的用于将出水导流向下并截留出水浮渣的挡渣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三相分离区内、出水堰的下面还设置有固定在塔体内壁的用于截留浮动载体的孔洞细密的篦子B。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三相分离器的顶部和载体区的塔体外壁上均设置有维修用的人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实用新型的上流式混合型厌氧生物膜反应器在保证足够生物量和处理效果的同时,解决了堵塞的问题,并且易于启动,便于运行管理。
本实用新型不需接种价格昂贵且易于流失或解体的颗粒污泥,而是采用普通的絮状物污泥,易于培养,成本大大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制药集团环境保护研究所,未经华北制药集团环境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95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