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复材轮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9428.X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6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罗伟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坤骑复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1/02 | 分类号: | B60B2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赖开慧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轮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强度复材轮圈,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自行车轮圈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部分自行车车轮有轮毂、多个辐条和环形轮圈。轮毂安装在自行车车架上用于相对旋转,辐条的内侧端与轮毂连接,并从轮毂向外延伸,环形轮圈与辐条的外侧端连接,轮圈外周支承充气轮胎。
传统的轮圈是由各种金属材料构造的,如铝制轮圈等,然而,现代自行车车轮的设计不但要求舒适性,还要求其坚固、轻质、且更符合空气动力学,同时使其制造和装配简单。
对自行车领域的技术人员,正在研究利用新兴材料来构造自行车轮圈,如图1所示,该轮圈虽然采用了新兴材料,使轮圈重量有明显突破,但由于其截面的中空管壁A呈类三角状,导致强度及性能相对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的高强度复材轮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强度复材轮圈,是由复材一体成型,所述轮圈的径向截面是以径向轴线为中心的左右对称构造,该轮圈包括一对环形侧壁及环形轮胎壁,所述两环形侧壁的径向内端相连接形成环形内壁,环形轮胎壁向环形侧壁延伸并结合为一体,两环形侧壁、环形轮胎壁及环形内壁构成一中空环形管,该环形管截面壁的弧形半径在R31-R33mm(含)。
进一步,所述中空环形管呈鸡蛋形,且壁厚在0.5-2.0mm。
进一步,所述两环形侧壁径向外端与环形轮胎壁构成一固定轮胎的环状腔槽, , 其外侧壁宽度在20~25mm(含)。
进一步,所述环形内壁上具有16~40个(含)辐条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改变现有轮圈产品截面设计为仿鸡蛋形截面,半径在R31-33mm,从而大大提升产品强度与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轮圈径向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径向截面图。
图3是刚度测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2,一种高强度复材轮圈,是由复材一体成型,所述轮圈1的径向截面是以径向轴线P为中心的左右对称构造,该轮圈1包括一对环形侧壁11、12及环形轮胎壁13,所述两环形侧壁的径向内端相连接形成环形内壁14,环形轮胎壁13向环形侧壁11、12延伸并结合为一体,两环形侧壁11、12、环形轮胎壁13及环形内壁14构成一中空环形管21,该环形管截面壁的弧形半径在R31-R33mm(含),呈鸡蛋形。所述两环形侧壁11、12径向外端与环形轮胎壁13构成一固定轮胎的环状腔槽22, 其外侧壁宽度在20~25mm(含)。在环形内壁14上具有16~40个(含)辐条连接孔。
上述径向轴线P是在轮圈截面上,以环形内壁横向中心与环形轮胎壁横向中心点的连线,该连线经过轮圈的圆点,具体如图2所示。
刚度测试原理如图3:1.固定三个支点(以90度角为一个支点);2.在其中一个支点上吊砝码,量测其变形量(越小越好),其变形量的值称为刚度。
本实用新型改变现有轮圈产品截面设计为仿鸡蛋形截面,提升轮圈强度20%-40%,其综合性能也得到极大改善。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坤骑复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坤骑复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94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丝刀
- 下一篇:滚剪机的靠边限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