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承插管架体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8975.6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0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陈燕杰;李浩;舒景伟;杨鲜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辽宁华冶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7/16 | 分类号: | E04G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陈英俊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承插管架体。
背景技术
随着承插管架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广泛应用,承插管架体在竖向支撑中的使用越来越多,例如现浇混凝土梁、板、挑梁、挑板的施工中,人们越来越重视承插架体的竖向支撑,因为它关系到建筑结构整体的稳定性,甚至是关系到施工者的人身安全。
在现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以梁、板的竖向支撑为例,传统的竖向支撑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木方或者圆木,当木方或者圆木的高度达不到标高时,木方或者圆木上下对接,在对接处的两侧各备一块木板,钉上铁钉用来固定对接口;另外一种方法是采用普通的钢管,钢管的高度是不可调节的,当立杆的高度达不到标高时,则需要在钢管的上部加顶丝来调节高度。
如上所述传统的两种竖向支撑方法,在调节高度时,不仅要增加一道工序,而且还会浪费一定的人工工时和材料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插管架体,在竖向支撑中,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标高,还可以节约工时和节省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承插管架体,包括竖向支撑体和横向支撑体,其特征在于,竖向支撑体包括上架管和下架管;其中上架管和下架管的端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对称孔,上架管与下架管承插连接;横向支撑体与竖向支撑体垂直交叉,在交叉点采用扣件固定。
其中,在上架管与下架管中,其中一根架管的外径小于另外一根架管的内径。
其中,对称孔分别设置在上架管的下端部和下架管的上端部。
其中,在对称孔有两个以上时,对称孔的孔间距相等。
其中,上架管与下架管通过对称孔连接。
其中,上架管与下架管通过插销或者钢筋头穿过对称孔连接。
其中,上架管与下架管通过扣件连接。
利用上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承插管架体改进了传统的竖向支撑施工方法,操作简单,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材料的同时,还能提高材料的周转次数,从而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及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
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承插管架体的平面结构图;
图中:1、钢管;2、上架管;3、下架管;4、紧固件;5、扣件6、木方;7、模板;8、对称孔;9、横向支撑体。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平面结构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承插管架体由竖向支撑体和横向支撑体组成,其中,竖向支撑体包括上架管2和下架管3,其中在上架管2和下架管3的端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对称孔8,上架管2与所述下架管3承插连接,横向支撑体9与竖向支撑体垂直交叉,在交叉点采用扣件固定。
由于下架管3要承接于上架管2,也就是说上架管2的底部要承插于下架管3的顶部,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架管2的外径小于下架管3的内径。除此之外,也可以是上架管2的外径大于下架管3的内径,只要是其中一根架管的外径小于另外一根架管的内径,使一根架管能够承插于另外一根架管内,都符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要求。
在梁、板支撑施工中,为了方便调整竖向支撑的高度,也就是说为了方便调整支撑时的立杆高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承插管架体中,起竖向支撑作用的上架管2和下架管3的端部分别钻有对称孔,且对称孔分别钻在上架管2的下端部和下架管3的上端部。
为了方便控制和调整立杆的高度值,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承插管架体优选实施例中,当起竖向支撑作用的上架管2和下架管3的对称孔有两个以上时,对称孔上的孔间距是相等的,这样在调整高度值的时候,调整的高度值有一部分就是固定值。如果调整的高度值是孔间距的整数倍,上架管2与下架管3通过对称孔8承插连接;如果调整的高度值不是孔间距的整数倍,则上架管2与下架管3通过扣件5承插连接。比如在上架管2的下端部和下架管3的上端部分别钻三道、四道对称孔,对称孔的孔间距为10cm,这样可以调节的高度值就在0cm~30cm之间,可以调节的高度固定值就为10cm、20cm和30cm,这样在调整高度时,如果需要调整的高度正好是10的倍数,只要按照需要调整的高度值,相应地将上架管2插入下架管3中,再用紧固件4插入对称孔8内固定即可。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紧固件4可以是插销,也可以是钢筋头,凡是只要能插入对称孔内将上架管2和下架管3固定的所有部件都可以作为紧固件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辽宁华冶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辽宁华冶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89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