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放顶煤转载机封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8751.5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1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方;宋银林;于忠厚;黄志成;韩军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35/20 | 分类号: | E21C35/20;E21C35/04;B65G21/08;B65G2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7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顶煤 转载 封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下采矿机械,具体是一种转载机作业工作面的安全封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各大煤炭企业现阶段采煤机转载机所采用的都是不可拆卸、转载机局部防护措施。最典型的案例是轩煤局转载机封闭方式。转载机使用防护网半封闭,防护采用10mm厚的钢板作为底框、底框上方用6分钢管加工成U型与底框焊接。不可拆卸,维护性不强,并且不可以和转载机有相对位置移动利用运输机的推移实现封闭装置的自动推移。同时在转载机上方三角区、转载机尾、前后运输机间产生的敞开区域不能实现封闭,或是封闭不完全,容易造成关键位置卡死,拆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放顶煤转载机封闭装置,目的是在转载机上方三角区、转载机尾及前后运输机间的区域实现完全封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放顶煤转载机封闭装置,在转载机前部及前后运输机之间分别设置保护网罩,所述的保护网罩包括上部护网和侧面护网;在转载机机尾设置全封闭护网。使用防护网罩将转载机前部上方三角区和运输机之间的区域封闭起来,用全封闭式护网将转载机机尾封闭。
在转载机上设置滑道,上部护网的边框底部安装有与滑道配合的滑轮;在前运输机机头处和后运输机机头处分别安装龙门架,龙门架上装龙门拨叉,在转载机滑道上安装滑移座,龙门拨叉与与上部护网连接。靠运输机机头运动提供动力,带动滑道上滑移座移动,滑移座再推动保护网罩移动,从而实现了封闭装置的自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放顶煤转载机的完全封闭,封闭装置采用轨道滑动装置,可随运输机的推移而移动,移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部护网,2-侧面护网,3-全封闭护网,4-滑道,5-龙门架,6-龙门拨叉,7-滑移座,8-折叠门,9-行人过桥,101-前部护网,102-中部护网,103-后运输机前区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做具体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放顶煤转载机封闭装置,在转载机前部及前后运输机之间分别设置保护网罩,所述的保护网罩包括上部护网1和侧面护网2;在转载机机尾设置全封闭护网3。
使用防护网罩和全封闭护网将转载机前部三角区、前后运输机之间以及转载机机尾三个区域全封闭,避免了半封闭下在转载机的未封闭部位可能受到大块煤矸石直接的冲击。网状形式既能给整体结构减轻重量,也能有效的降低大煤矸石的速度起到缓冲作用。保护网罩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转载机上方三角区的前部护网101、转载机机尾全封闭护网3、前后运输机之间的中部护网102和后运输机前区护网103。
在转载机上设置滑道4,上部护网1的边框底部安装有与滑道4配合的滑轮;在前运输机机头处和后运输机机头处分别安装龙门架5,龙门架5上装龙门拨叉6,在转载机滑道4上安装滑移座7,龙门拨叉6与与上部护网1连接。
靠后运输机机头运动提供动力,带动滑道上滑移座7移动,滑移座7再推动上部护网1和侧面护网2移动,从而实现了转载机前部和前后运输机之间的保护网罩的自行移动。采用轨道滑动装置,可随运输机的推移而移动。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有效的避免了现有技术方案的封闭装置不可移动性而造成的局部位置没有防护的缺陷,实现井下空间的最大化利用。
上部护网1和侧面护网2以铰接方式连接,使防护网可以折叠,这种折叠挂接的方式既便于观察维修时又能实现模块化拆装。且便于运输,井下更换方便。
所述的保护网罩的侧面护网2上开有折叠门8,转载机机尾处的全封闭护网3上也开有可折叠门8。折叠门8包括做为框架和固定在框架上的编网。采用可活动的折叠门便于注油和检修。
龙门架5与滑移座7之间连接锚链。在龙门架5及滑移座7的上方和两侧连接锚链,实现了机头入料口的封闭。
在前运输机和后运输机之间安装有行人过桥9,行人过桥9方便人员的通行,采用煤矿井下常用的行人过桥结构,便于拆卸。行人过桥9的颜色为绿色,过桥处可增加挡煤板。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多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87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山隧道新型支护结构
- 下一篇:连续采煤机刮板链张紧补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