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彩色的VA型LCD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708606.7 | 申请日: | 2012-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9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 发明(设计)人: | 孙祥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捷尔士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9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谭小容 |
| 地址: | 40520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彩色 va lcd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彩色的VA型LCD显示结构。
背景技术
VA(vertical array)型LCD具有对比度高、视角广的优点,是目前黑白液晶显示器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新型品种,针对部分像素需要单种色彩显示的需求,通过显示器的背面即底偏光片的表面外印所需要颜色的油墨层(油墨有透光的彩色或不透光的黑色),在背光源的光射下显示透出所需的彩色或黑色像素,形成单色的彩色液晶显示器。现有的彩色VA型LCD结构由面偏光片、面导电玻璃、定向层、液晶层、密封胶、导通点、底导电玻璃、底偏光片、油墨层、VA偏光片构成。因为油墨层在客户装配或使用过程中容易被刮花损伤,从而导致显示不良,目前常见的是增加一层VA偏光片来起保护膜的作用,VA偏光片单面带胶,通过带胶面粘接在油墨层上。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因为单张VA偏光片只有40%左右的透光率,其显示的亮度也会因为多了一层VA偏光片而衰减,显示的亮度会降低;
(2)偏光片的成本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彩色VA型LCD结构成本高、亮度低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彩色的VA型LCD结构,包括从前到后依次排列的面偏光片(1)、面导电玻璃(2)、第一定向层(3)、液晶层(4)、第二定向层(5)、底导电玻璃(6)、底偏光片(7)和油墨层(8),所述面导电玻璃(2)与底导电玻璃(6)通过导通点(9)连接,所述液晶层(4)的外周通过密封胶(10)密封,关键在于:所述油墨层(8)的后方设置有散光膜(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散光膜的透光率达到90%以上,相比VA偏光片的透光率会强很多,其显示的亮度显著提高;
(2)散光膜本身的成本很低,实际使用时还可以省去背光板表面配带的散光膜,相比目前的彩色的VA型LCD结构,制造成本大大降低;
(3)散光膜的背面为麻面,耐脏,且在装配使用过程中不易刮花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彩色的VA型LCD结构,包括从前到后依次排列的面偏光片1、面导电玻璃2、第一定向层3、液晶层4、第二定向层5、底导电玻璃6、底偏光片7和油墨层8,液晶层4的各个液晶4a之间通过喷射的衬垫粉4b支撑,面导电玻璃2与底导电玻璃6通过导通点9连接,液晶层4的外周通过密封胶10密封,以上所述与现有的彩色的VA型LCD结构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区别在于:油墨层8的后方设置有散光膜11,散光膜11最好采用单面带胶的散光膜,并通过带胶面粘接在油墨层8上。
背光源12位于彩色的VA型LCD结构的后方。第一定向层3和第二定向层5通常采用聚酰亚胺(PI)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捷尔士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捷尔士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86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表的换历机构
- 下一篇:一种利用手机在电视应用界面上控制移动焦点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