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握弹簧式乒乓球拍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8221.0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0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海;杨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59/04 | 分类号: | A63B5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乒乓球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器械,特别涉及一种乒乓球训练和娱乐活动时使用的直握弹簧式乒乓球拍。
现行直握式乒乓球拍种类很多,但无论形状怎样变化,用来制作底板的材料主要是木材中增加一些碳纤维、玻璃纤维和芳基纤维材料等,增加这些材料的目的之一是加强底板的弹性。该类球拍存在的不足是:靠改变底板的材料增加弹力,效果不佳。无论添加何种材料来增加底板的弹力,其增加幅度是有限的;在乒乓球训练中,教练员需要不断的用球拍打出运动轨迹较远的球,以训练运动员远台回球能力。用上述球拍给运动员供多球,要想使乒乓球飞的更远只能靠教练员加大击球力度,但击球力度的增加是有一定限度的。且教练员给运动员供球时,连续的大力击球容易疲劳,供球质量也容易下降。这样训练运动员远台回球能力的效果不佳。运动员采用上述球拍练习或比赛,无论技术怎样改进,其进攻力度的增加幅度也是有限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直握弹簧式乒乓球拍。该球拍上设有若干个弹簧,训练时,教练员利用该球拍给运动员供球,运动员用该球拍练习各种技术,能提高练习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握弹簧式乒乓球拍,该球拍主要是由弹簧、套胶、上底板、下底板和拍柄构成的,其中,上底板与下底板之间设有若干个弹簧,若干个弹簧的位置分别设在上底板和下底板的边沿附近以及下底板的后端,上底板下端分别与若干个弹簧上端通过螺钉连接,若干个弹簧下端分别与下底板上端通过螺钉连接,拍柄前端与下底板后端通过胶粘铆合连接。
所述上底板上端与套胶通过胶粘连接。
所述上底板上端与套胶通过胶粘连接。
该球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球拍正面的若干个弹簧,可使球拍底板的弹性增大。上板后端呈月牙形,方便执拍手握拍。训练时,教练员可以针对该 球拍底板弹力大的特点,用该拍给运动员供多球,不需要用太大的力量,就可以将球打到较远的地方,训练运动员远台回球能力;用该乒乓球拍进行正手攻球和推挡技术练习,可以增强进攻力度,增加对方防守难度;用该乒乓球拍进行娱乐比赛,可使比赛更具有趣味性。从而,能调动运动员参加乒乓球运动的积极性,训练运动员思维、反应和判断能力等,以满足大众娱乐活动和专业运动员特殊训练的需要。应用该球拍对提高乒乓球训练效果和增强乒乓球比赛的娱乐性具有实际意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简图。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直握弹簧式乒乓球拍采用如下结构,如图1所示,该球拍主要是由弹簧1、套胶2、上底板3、下底板4和拍柄5构成的,其中,上底板与下底板之间设有若干个弹簧,上底板下端分别与若干个弹簧上端通过螺钉连接,若干个弹簧下端分别与下底板上端通过螺钉连接,拍柄前端与下底板后端通过胶粘铆合连接。
上述上底板上端与套胶通过胶粘连接。
在使用时,教练员用该拍给运动员供多球训练时,一手执球拍,另一手往球台上抛球,然后用该球拍的正面击球,让运动员练习增加难度的远台回球技术,单球练习时,教练员用该拍推挡,让运动员练习正攻球技术和反手攻球技术,在不断变化中练习应变能力,达到快速提高技术水平的目的;运动员采用该球拍练习时,要充分利用该球拍弹簧的弹力练习各种技术,如:练习加大力度的正手攻球技术、反手攻球技术和防守技术等;用该乒乓球拍进行娱乐比赛,在增加发球和回球的力度的情况下,练习特殊反应和应对各种变化的技能,提高判断和应变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82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