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拉钉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7904.4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1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昌;刘雄飞;尹仲贵;徐子峰;梁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钜升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9/02 | 分类号: | F16B19/02;F16B21/1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杨正坤 |
地址: | 523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辅助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具拉钉。
背景技术
现代机床的转速越来越高,功率越来越大,而且变得“更聪慧”,以致用较少输入就能加工出很复杂的零件,但是,不管加工工艺多么先进,设备维护得多么好,最终在机械零件运动中,总会残留一些使用的痕迹。模具拉钉,是指机床与标准件之间的拉紧元件,传统的模具拉钉由于通过螺纹和标准件连接,容易磨损和损坏,需经常更换,使用寿命不高。
现代机床多数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使用机械手自动操作,但传统的模具拉钉结构简单,机械手不易于对模具拉钉进行操作,使机床难以实现自动化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模具拉钉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具拉钉,包括主体,主体为中空结构;主体上端设有装配槽,机床通过滚珠圈锁紧装配槽将模具拉钉固定在机床上;主体下端间隔设有若干的第一限位块,主体下端通过第一限位块卡合在标准件内和标准件固定连接;主体还套设有限位圈,限位圈下端设有若干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第一限位块错位,当主体下端通过第一限位块卡合在标准件内和标准件固定连接时,限位圈向下移动卡固,第二限位块卡住第一限位块的间隔空位,使主体不能转动,主体和标准件锁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装配槽和第一限位块之间还设有第一抓取位和第二抓取位,方便机械手操作,易于实现自动化操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抓取位和第二抓取位之间还设有密封胶圈;对于有气密性要求的机床,该种模具拉钉也能保证机床的气密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构造的一种模具拉钉,通过第一限位块卡合和标准件连接,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还设有第一抓取位和第二抓取位方便机械手操作,易于实现自动化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圈立体图。
图中,1、主体;11、第一限位块;12、第一抓取位;13、第二抓取位;14、密封胶圈;15、装配槽;2、限位圈;21、第二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至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模具拉钉。
该种模具拉钉,包括主体1,主体1为中空结构。主体1上端设有装配槽15,机床通过滚珠圈锁紧装配槽15将模具拉钉固定在机床上;装配槽15侧边为斜边,使滚珠圈更容易锁紧。主体1下端间隔设有若干的第一限位块11,标准件设有相应的间隔设有若干第一限位块11的安装孔,主体1下端通过第一限位块11卡合在标准件安装孔内和标准件固定连接。主体1还套设有橡胶材质的限位圈2,限位圈2通过卡固的方式固定在主体1内;限位圈2下端设有若干第二限位块21,第二限位块21和第一限位块11错位。当主体1下端通过第一限位块11卡合在标准件内和标准件固定连接时,限位圈2向下移动卡固,第二限位块21卡住第一限位块11的间隔空位,使主体1不能转动,主体1和标准件锁定连接。装配槽15和第一限位块11之间还设有第一抓取位12和第二抓取位13,第一抓取位12和第二抓取位13皆为矩形槽位,方便机械手操作,易于实现自动化操作。第一抓取位12和第二抓取位13之间还设有密封胶圈14,对于有气密性要求的机床,该种模具拉钉也能保证机床的气密性,密封胶圈14半径略大于主体1半径以保证密封性能。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钜升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钜升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79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