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泳故障车身返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7624.3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5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赵磊;张飞龙;范嘉海;樊星;王钊;史世毅;时孝东;程文安;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3/00 | 分类号: | C25D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25010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泳 故障 车身 返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电泳涂装生产线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泳故障车身返修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泳不良车身处理方法是:车身由车身传送装置送入电泳装置电泳,完成电泳后经过电泳烘房、电泳强冷、电泳打磨的过程后,再通过人工操作点补电泳修补漆。此方法存在的缺点是:
(1)电泳修补漆的耐盐雾性能比电泳漆差,点补电泳修补漆后的车身防锈能力比电泳漆低,会降低整车的使用寿命。
(2)电泳不良车身经过电泳烘房后电泳膜成型打磨后浪费人力物力增加成本。
(3)在干膜状态下经电泳打磨后会出现露底现象要用电泳修补漆进行修补增加工位增加成本,打磨产生的粉尘擦拭不净会影响漆膜附着力。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2265618U,公开日2012年6月6日,名称为“汽车配件电泳涂装生产线”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汽车配件电泳涂装生产线,包括:工件输送装置、驱动装置、预脱脂装置、阴极电泳装置、设置在阴极电泳装置上的电泳泵和电泳烘干固化炉,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阴极电泳装置上设置有变频器,变频器与电泳泵相连接。此生产线可以通过适当降低电泳泵的功率提高电泳的质量,但是仍然不能保证能完美电泳,电泳效果不佳时仍需人工修补,人力、物力的成本仍然较为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泳不良汽车车身需要人工点补修补漆,车身防锈能力比电泳漆低、降低整车的使用寿命,且浪费人力物力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对电泳不良汽车车身进行二次电泳,降低涂装成本、提升车身防锈能力的电泳故障车身返修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电泳故障车身返修装置,包括车身输送装置,车身输送装置下方设有电泳装置和UF槽,在车身输送装置一侧设有用于移进车身的第一移行机和用于移出车身的第二移行机,第一移行机和第二移行机之间设有传输装置。
汽车车身经过电泳装置和UF槽完成电泳过程后,车身输送装置将汽车车身移出,操作人员观察电泳的漆膜外观,如果漆膜不完整,操作人员控制输送装置将汽车车身移出至第二移行机,第二移行机通过传输装置将汽车车身移至第一移行机,第一移行机将汽车车身移进至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再次将汽车车身送入电泳装置进行二次电泳。
由于电泳漆膜厚度与电压成正比,在外板达到一定膜厚后便不再增加,在二次电泳时转而在一些膜厚较薄的内腔进一步形成电泳漆膜,提升了电泳车身内腔的防锈能力,解决了因设备故障造成的电泳车身漆膜反溶、内腔膜厚不足及无电泳漆膜等电泳不良问题,减少电泳打磨工作量,减少中涂的点修补的一道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整车防锈能力。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传输装置是单边输送链。单边输送链成本较低,且传输装置只需完成单边输送的功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电泳装置包括电泳槽,电泳槽为透明槽体。透明槽体可以方便操作人员观察汽车车身的电泳涂装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泳不良汽车车身可以通过进行二次电泳减少电泳打磨工作量,减少中涂的点修补的一道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整车防锈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框图。
其中:1、车身输送装置,2、电泳装置,3、UF槽,4、第一移行机,5、单边传送链,6、第二移行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种电泳故障车身返修装置,其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包括车身输送装置1,车身输送装置下方设有电泳装置2和UF槽3,在车身输送装置一侧设有用于移进车身的第一移行机4和用于移出车身的第二移行机6,第一移行机和第二移行机之间设有单边传送链5。电泳装置包括电泳槽,电泳槽为透明槽体。车身输送装置用于电泳过程中输送车身,电泳装置用于将车身电泳,UF槽用于电泳完成后将车身经过UF液清洗。
汽车车身经过电泳装置和UF槽完成电泳过程后,车身输送装置将汽车车身移出,操作人员观察电泳的漆膜外观,如果漆膜不完整,操作人员控制输送装置将汽车车身移出至第二移行机,第二移行机通过单边传送链将汽车车身移至第一移行机,第一移行机将汽车车身移进至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再次将汽车车身送入电泳装置进行二次电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76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