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动脉狭窄的前推式支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7035.5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1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吴曦;费明钰;刘建民;陈剑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966 | 分类号: | A61F2/966;A61F2/97;A61F2/848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巫蓓丽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动脉 狭窄 前推式 支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动脉狭窄的前推式支架系统。
背景技术
脑供血动脉狭窄是导致发生脑梗塞的重要原因之一,颈动脉及颅内动脉的支架成形术已成为脑供血动脉狭窄治疗的重要手段。由于目前使用的支架系统由外至内主要包括外套管、支架和内芯,手术过程中支架的释放方式均是回拉式释放,即先释放支架远端,而后回拉支架外套管,逐步释放支架近端,最终完全释放支架。而狭窄的部位主要位于动脉分叉后的血管近端,为了在手术中使支架完全覆盖狭窄的动脉段以将狭窄扩开,支架的近端需要放置到狭窄动脉的近端,如果测量或操作不够准确,释放支架时,支架的近端很容易进入分叉前的上一级动脉内(尤以椎动脉和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为主),从而干扰上级动脉内的正常血流。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准确使支架的近端与狭窄动脉的近端吻合,避免支架近端进入上级动脉的支架系统,但是目前关于这种支架系统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动脉狭窄的前推式支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动脉狭窄的前推式支架系统,设有外套管、内芯和两端带支架铆钩的支架;所述的外套管设有分离的近端外套管和远端外套管;所述的远端外套管设有与其中心轴平行的开口,且远端外套管的远端与内芯的远端连接;所述的支架位于远端外套管和内芯之间的空腔内。
所述的近端外套管的远端设有固定钩,所述的固定钩头部弯曲穿插于支架的网孔内;所述的内芯的外壁设有挡块,所述的挡块位于内芯和支架之间,且位于固定钩的上方。
所述的固定钩是弹性记忆金属丝。
所述的挡块的下缘呈斜面状。
所述的近端外套管的远端设有第一标记线,所述的内芯上设有第二标记线,所述的第一标记线和第二标记线是由X射线下显影材料制成。
所述的第一标记线至第二标记线的距离=支架的长度。
所述的远端外套管是由弹性卷曲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采用前推式释放支架的方式,可以保证支架的近端与狭窄动脉的近端吻合,使支架完全覆盖狭窄的动脉段以将狭窄扩开,避免支架近端进入上级动脉,防止其干扰上级动脉内的正常血流,进而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2、所述的近端外套管上设有固定钩,内芯上设有挡块,可铆定支架,防止支架因内芯和远端外套管的前移而位置发生变化;
3、所述的挡块下缘呈斜面状,可保证固定钩头端向外侧弯曲,有效固定支架;
4、所述的近端外套管和内芯上设有标记线,为术者判断远端外套管和内芯的位置即判断支架是否被完全释放提供了参考;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前推式支架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适于在临床普遍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动脉狭窄的前推式支架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远端外套管的俯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动脉狭窄的前推式支架系统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4是远端外套管的收缩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外套管 11.近端外套管
12.远端外套管 2.内芯
3.支架 4.支架铆钩
5.固定钩 6.挡块
71.第一标记线 72.第二标记线
8.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70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