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材线切割机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6871.1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5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方千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D1/06 | 分类号: | B28D1/06;B28D7/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车世伟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材 切割机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材线切割机设备,具体是指一种石材线切割机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串珠绳技术的成熟,一种用于石材加工切割的串珠绳锯机应运而生,该种机械的应用极大地提高石材加工的精确度,提高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及劳动力成本,引起石材加工企业的重视。石材线切割机是应用串珠绳作为切割线的一种在石材加工机械,其主要的机械结构是由工作台、能沿Y轴运动的门架、控制柜及冷却水泵组成,而Y轴运动的门架上安装有由串珠绳卷绕驱动的能沿Z轴运动的绳锯。工作时,高速卷绕的串珠绳在锯机Z轴驱动轮的驱动下按控制的位移(升、降)实现对工作台上的石材Z向切割;在锯机Y轴驱动轮的驱动下按控制的位移(前、后)实现对工作台上的石材Y向切割;这样就可按控制程序在石材上切割规定的边缘形状,实现切割加工。由于串珠绳的卷绕速度不变,调节Z或Y轴的移动速度就可以控制每一次锯切的效率,如果移动速度较慢,那么串珠绳的张力就小,卷绕的空转的比率就高、能耗就大、效率就低;如果移动速度较快,那么不仅串珠绳的张力大且卷绕电机的负荷也较大,串珠绳容易拉磨断,就得停机修结串珠绳,因此耗料费工,效率低下。目前,石材线切割机的控制技术还不够完善,串珠绳的耗损大,增大了消耗成本,制约了石材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石材线切割机控制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材线切割机控制系统,通过及时调整移动速度保证串珠绳恒张力,具有自动化高、切割运行稳定、串珠绳耗损小,开采成本低等优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石材线切割机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单元、串珠绳卷绕驱动单元、锯机Y轴驱动单元、锯机Z轴驱动单元及串珠绳张力检测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包括进行双向电连接的人机界面和可编程控制器,所述串珠绳卷绕驱动单元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信号端进行双向电连接,所述锯机Y轴驱动单元包括相电连接的第一控制器及锯机Y轴驱动电机,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进行双向电连接,所述锯机Z轴驱动单元包括相电连接的第二控制器及锯机Z轴驱动电机,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进行双向电连接,所述串珠绳张力检测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的数据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串珠绳卷绕驱动单元包括启动器和串珠绳卷绕驱动电机,所述启动器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进行双向电连接,所述串珠绳卷绕驱动电机电连接在所述启动器的控制输出端。
上述人机界面为触摸式人机界面。
上述可编程控制器还与辅助控制单元相电连接,该辅助控制单元包括有主令开关、行程开关、限位开关、液压泵及冷却水泵。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一种石材线切割机控制系统,工作时,通过操作人机界面,由可编程控制器实现对整机的全面监控,所述串珠绳卷绕驱动单元启停指令来自可编程控制器,并且将启动及运行信号反馈给可编程控制器后由人机界面实时显示,所述锯机Y轴驱动单元的第一控制器、及锯机Y轴驱动电机组成一个交流传动控制系统,与串珠绳张力检测单元组成一个恒张力闭环控制系统,第一控制器接收串珠绳张力检测单元反馈的信号,并与可编程控制器接收串珠绳卷绕驱动单元传递的信号和指令进行综合分析后,给第一控制器指令,使锯机Y轴驱动电机转速相应变化,从而使Y轴驱动行走速度协同快慢变化,锯机Z轴驱动单元的工作原理同所述锯机Y轴驱动单元类似,由此本系统可以通过检测串珠绳的张力的微小变化,及时自动调整Y轴及Z轴的移动速度,保证串珠绳张力恒定,实现切割运行稳定、串珠绳耗损小、整机能耗低、开采效率高、开采成本低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结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标号说明
主控单元 1 可编程控制器 11
人机界面 12 串珠绳卷绕驱动单元 2
启动器 21 串珠绳卷绕驱动电机 22
锯机Y轴驱动单元 3 第一控制器 31
锯机Y轴驱动电机 33 锯机Z轴驱动单元 4
第二控制器 41 锯机Z轴驱动电机 42
串珠绳张力检测单元 5 辅助控制单元 6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68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