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小面积鱼池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5891.7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8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庆;肖志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裕泰科技饲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8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水工 养殖 面积 鱼池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品养殖设施,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小面积鱼池。
二、背景技术
水产品是我国居民获取动物蛋白主要来源之一,2011年中国水产养殖产量占全部水产品总量的71%,水产养殖为我们水产品的生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传统的水产养殖存在着劳动强度大、产量低、水污染严重、水面利用率不高、饵料利用率低等缺点。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市场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养殖密度大、劳动强度小、饵料利用率高的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小面积鱼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是由修建在空地上的若干个小面积鱼池、供水管道、循环水池和供氧管道等构成,所述小面积鱼池是由池底和池壁构成,在池壁上设置了循环水进水口,通过水管与供水管道相连,池底设置排水管,通过水管与循环水池相连;鱼池上方设置供氧管道,通过氧气支管将氧气送入鱼池的水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水产养殖模式相比:1、采用循环水养殖,可以提高养殖密度,减少残饵量,保持水质清澈,减少养殖品种的死亡率,排出的废水还可以排入土池,进行再利用和肥水;2、节省劳动力,节省劳动力,减少人工劳务费用的投入;3、工厂化养殖可以做到集约化、提高生长速度,针对鲤鱼、草鱼、鲫鱼等品种可以做到一年养殖两季、更多者可以达到三季;4、小面积鱼池使养殖更直观,更可控,更便于管理。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位鱼池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厂化养殖模式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池壁,2为进水口,3为排水管,4为池底,5为供氧管道,6为氧气支管。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以在一亩地的长方形地块上建设一个小规模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小面积鱼池为例,在地面上修建六个圆形鱼池(也可以修建为方形或椭形等其它形状),每个鱼池的池底4面积为100平方米,池壁1高度为1.5米,水深1.2米,在每个鱼池的池壁1上都设置了二个循环水进水口2,通过水管与供水管道相连,池底4置排水管3,通过水管与循环水池相连;鱼池上方设置供氧管道5,通过氧气支管6将氧气送入鱼池的水中。实施本实用新型时,每个水池放养鲤鱼苗300斤,规格为8尾~12尾/斤,投放小鱼苗后24小时充氧,每天投饵后对水池进行换水,换水量为总水体的1/2,每天投喂3次,至饱食,投喂饵料为裕泰高档混养鱼料,喂养时间为70天,并在每个循环鱼池分别标记为:A1、A2、A3、A4、A5、A6。
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实用新型养殖模式下饲养的鲤鱼,平均每平方米的产量达到31斤,综合亩产量达到18584.6斤,产量远远高出现在传统养殖模式下亩产量,传统模式下亩产量在2000-2500斤。详见下表:
鲤鱼放苗情况及产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裕泰科技饲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裕泰科技饲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58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鱼竿支架及钓鱼椅
- 下一篇:一种犬用的嘴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