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缝合器漏针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5323.7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4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顾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金华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芮雪萍 |
地址: | 213022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合 器漏针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缝合器的检测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缝合器漏针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缝合针是手术缝合器中最关键的部件,缝合器中的缝合针必须是铺满的,否则将无法正常使用。因此,对缝合针的检测一直是手术缝合器生产厂家关心的问题。当前,缝合针的检测仍采用人工目测方法,不仅工作量大、效率低,而且可靠性差、漏检率高,影响产品出厂质量。
随着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以及企业对产品质量要求和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为基础的机器视觉技术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相比于人眼,机器视觉能够更快地检测产品,同时,机器视觉的重复性、客观性以及长时间工作的稳定性都远远好于人眼检测。将机器视觉应用于缝合器检测,不但可以减少因出厂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同时能大大削减检测工人的数目。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年净增利润,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检测方便、精准、检测效率高的缝合器漏针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缝合器漏针检测系统,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检测台,检测台与一安装在机架上的推动装置固定连接,检测台上具有放置一号工件的第一工位,第一工位的正上方具有第一光源,第一光源的正上方具有第一工业相机,第一工位的正下方具有背光源,第一光源、第一工业相机和背光源均安装在机架上,第一工业相机通过以太网与工业一体机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检测台上还具有放置二号工件的第二工位,第二工位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二光源,第二光源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二工业相机,第二光源和第二工业相机都安装在机架上,第二工业相机通过以太网与工业一体机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检测台的第一工位由固定在检测台上的第一工位台和套装在第一工位台上的模具组成。
更进一步,所述的检测台上的第二工位由固定在检测台上的两组气爪组件组成,气爪组件包括气爪动力件和两个位置相对的V形爪,两个V形爪均连接在气爪动力件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光源照在缝合器上,工业相机对缝合器拍照得到图像,图像数据经以太网进入工控一体机,经图像处理检测缝合器的漏针缺陷,并通过人机界面输出检测结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高精度工业相机成像系统,确保缝合针能够准确的呈现,通过数字化处理技术,实现缝合器缺针的精准检测,通过独特的光源照明系统,确保系统检测的稳定性和适应性,避免了人工目视存在的问题,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人工操作的出错率,从而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台的主视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图4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缝合器漏针检测系统,包括机架1和安装在机架1上的检测台10,检测台10与一安装在机架1上的推动装置9固定连接,检测台10上具有放置一号工件7的第一工位,第一工位的正上方具有第一光源3,第一光源3的正上方具有第一工业相机4,第一工位的正下方具有背光源2,第一光源3、第一工业相机4和背光源2均安装在机架1上,第一工业相机4通过以太网与工业一体机相连。
如图1~3所示,检测台10上还具有放置二号工件8的第二工位,第二工位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二光源6,第二光源6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二工业相机5,第二光源6和第二工业相机5都安装在机架1上,第二工业相机5通过以太网与工业一体机相连。
如图4~6所示,检测台10的第一工位由固定在检测台10上的第一工位台11和套装在第一工位台11上的模具12组成。检测台10的第二工位由固定在检测台10上的两组气爪组件组成,气爪组件包括气爪动力件13和两个位置相对的V形爪14,两个V形爪14均连接在气爪动力件13上。
两组气爪组件的两个V形爪14所构成的抓取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推动装置9可以为气动导杆气缸,也可以为电机传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金华,未经顾金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53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