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檩条加密区檩间斜拉条的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4039.8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0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吕毅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联合钢结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2/00 | 分类号: | E04D12/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刘杉;张玲春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檩条 加密 区檩间斜拉条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钢结构屋面檩条加密区檩间斜拉条的连接,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檩条加密区檩间斜拉条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常规金属屋面檩条间距一般是1.5m,当檩条跨度大于4m时需在檩条间设置拉条和撑杆以减少檩条平面外的长细比,增强檩条平面外的稳定性同时承担弱向分力。檩间直拉条、斜拉条与檩条的连接方式目前国内大多数做法是拉条直接穿过檩条的腹板通过拉条两端的丝牙调整螺母从而达到固定和绷紧拉条的效果。而有些金属屋面在檐口及山墙四周需要根据荷载规范规定将檩条加密。
此情况下檩间斜拉条就不能采用从屋面坡度方向的下檩条穿透中间加密檩条腹板连接至坡度方向的上檩条的连接方法,因为斜拉条若要穿过加密檩条就必须在檩条腹板上开较大的长圆孔,这样增加了加工难度和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还削弱了檩条的强度。
因此,如何解决檩条加密区檩间斜拉条的连接是主要的研发项目。现有的技术中通过不同的措施来解决,比如:有的是用镀锌角钢代替常规的圆钢拉条通过薄头螺栓连接于檩条的上翼缘或下翼缘;有的是将斜拉条分成两段通过连接件与加密檩条连接。虽然这些措施达到了效果但同时也增加了材料用量,提高了成本而且增加现场施工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檩条加密区檩间斜拉条的连接装置,主要解决金属屋面檩条加密区檩间斜拉条连接的技术问题,既不影响檩间斜拉条在屋面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又方便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檩条加密区檩间斜拉条的连接装置,包括:下檩条、加密檩条、上檩条、檩间斜拉条、以及多个连接板;所述加密檩条设置于下檩条和上檩条之间;所述下檩条和上檩条的腹板上坡方向的一侧均固定有连接板;所述檩间斜拉条设置于加密檩条的下翼缘之下;所述檩间斜拉条的一端连接在屋面坡度方向的下檩条腹板侧的连接板上,所述檩间斜拉条的另一端在加密檩条的下翼缘下面通过直接与屋面坡度方向的上檩条腹板侧的连接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檩条加密区檩间斜拉条的连接装置,所述下檩条与加密檩条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撑杆;所述上檩条与加密檩条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撑杆。
本实用新型的檩条加密区檩间斜拉条的连接装置,所述第一撑杆与第二撑杆均为U型槽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檩条加密区檩间斜拉条的连接装置,所述下檩条与第一撑杆的端部通过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该第一连接板上固定有一檩间斜拉条,并通过第一调节螺母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檩条加密区檩间斜拉条的连接装置,所述上檩条的侧面安装有第二连接板;该第二连接板上通过两个第二调节螺母固定连接檩间斜拉条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檩条加密区檩间斜拉条的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多个螺栓紧固在下檩条的腹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多个螺栓紧固在上檩条的腹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檩条加密区檩间斜拉条的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连接板或第二连接板使用热镀锌处理的厚度不低于5mm的钢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或第二连接板上均设有对称的多个圆形的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檩条加密区檩间斜拉条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孔的直径比斜拉条的直径大2mm,连接孔中心至连接板板边的距离为30mm,各连接孔的中心间距与下檩条及上檩条腹板上的孔间距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檩条加密区檩间斜拉条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板上连接檩间斜拉条的孔开成对称的两个长圆孔,其中心间距为70mm。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常规间距的檩条腹板上坡方向的一侧增加一块钢制连接板,将檩间斜拉条放置在加密檩条的下翼缘之下。檩间斜拉条的一端用螺母连接在屋面坡度方向的下檩条腹板侧的连接板上,檩间斜拉条的另一端在加密檩条的下翼缘下面通过直接与屋面坡度方向的上檩条腹板侧的连接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能有效保护连接钢板不受损坏,且不影响檩间斜拉条在屋面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方便安装;解决了檩条加密区檩间斜拉条与加密檩条相碰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应用在建筑钢结构的屋面可防止漏水和提高气密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布置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位置示意图;
1:下檩条 2:加密檩条
21:第一撑杆 22:第二撑杆
3:上檩条 4:檩间斜拉条
51:第一连接板 52:第二连接板
53:连接孔 54:长圆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联合钢结构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联合钢结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40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英纤维壁布和涂料结合的内墙装饰结构
- 下一篇:灯笼型多彩沥青玻纤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