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简易式AMT离合器执行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703581.1 | 申请日: | 2012-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5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汉雄;秦兵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戈兰玛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48/06 | 分类号: | F16D48/06;F16D13/75 |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姚伯川 |
| 地址: | 5231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简易 amt 离合器 执行机构 | ||
技术领域
一种高效简易式AMT离合器执行机构,属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是在传统的手动齿轮式变速器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它揉合了 AT(自动) 和 MT(手动)两者优点的机电液一体化自动变速器;AMT既具有液力自动变速器自动变速的优点,又保留了原手动变速器齿轮传动的效率高、成本低、结构简单、易制造的长处。它揉合了二者优点,是非常适合我国国情的机电液一体化自动变速器。它是在现生产的机械变速器上进行改造的,保留了绝大部分原总成部件,只改变其中手动操作系统的换档杆部分,生产继承性好,改造的投入费用少,非常容易被生产厂家接受。它的缺点是非动力换档,这可以通过电控软件方面来得到一定弥补。与MT相比,AMT的优势为:操作更便捷:智能换挡,驾驶无需离合;动力更强:技术与F1同源,驾驶感受更精彩;省油9%:微电脑控制系统,换挡时机掌握更精确;安全性更优:模仿最优秀驾驶员驾驶,避免错误操作。与AT相比,AMT的优势为:动力更强:传动效率高出7%以上,动力传输无损耗;省油20%:手动挡的机械变速,微电脑的智能操控;生产成本低:低于30%的成本优势,生产继承性强;维护成本低:可于MT媲美,较AT更低 。与CVT相比,AMT的优势为:成本低,利于生产;维护更方便,成本更低;产品可匹配性好。在几种自动变速器中,AMT的性价比最高。
AMT的研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伊顿、戴姆勒·奔驰和斯堪尼亚等是研发AMT变速器的先驱。所谓AMT变速器是在普通手动变速器的基础上,主要改变机械变速器换档操纵部分(对变速箱壳体、拨叉、换挡轴、换挡指等进行优化设计),即在总体传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加装TCU控制的自动操纵系统来实现换挡的自动化。因此AMT实际上是由一个机器人系统来完成操作离合器和选档的两个动作。由于AMT能在现生产的机械变速箱基础上进行改造,生产继承性好,也就具备了操作方便、成本较低、经济性好(传动效率高)等优点。现在的AMT自动变速器类型也有不少,如果以执行器区分,常见装车的有电-液,电动和电-气三种方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开发出一种少齿数齿轮和塑料齿轮的齿轮连接,大量采用塑料材料,成本低、重量轻;快离慢合、柔和连接、控制精确;具有自动补偿机构、助力机构、减振缓冲机构的新型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高效简易式离合器执行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高效简易式AMT离合器执行机构由助力机构1、减振缓冲机构2和补偿机构3组成;所述执行机构换挡的整个过程由电控单元(TCU)400控制。
助力机构1由助力弹簧12和弹簧护套11组成,助力机构通过弹簧护套两端的半圆形凸缘与壳体和从动齿轮17的凹槽连接固定;在离合器分离的过程中,助力弹簧会给电机助力,在离合器关闭的过程中,助力弹簧会给电机阻力,这样就达到了快离慢合的目的。
减振缓冲机构2由从动齿轮17、限位板18、压缩弹簧19组成;在离合执行机构运行过程中,由于压缩弹簧的存在,塑料齿轮的冲击会减到最小,起到减振缓冲的作用。
补偿机构3由离合器顶杆16、滚子14、球头连接扣13、鼓形压缩弹簧15组成,补偿机构通过球头连接扣的球头卡在从动齿轮上的球头座上。当离合器摩擦片磨损时会自动补偿虚位。这就组成了离合器顶杆、补偿机构、柔性连接于一体的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少齿数金属齿轮和塑料齿轮的齿轮连接,与传统普通齿轮传动相比,具有一级齿轮传动高传动比的优势,并且大量采用塑料材料,成本低、重量轻、结构优化;由于助力弹簧的存在,能使机构快离慢合,能更精准地控制离合器的开闭,进一步使整车的舒适性提高;而补偿机构是一个柔和连接机构,与传统机构的离合器推杆相比,本机构不仅有补偿离合器虚位的作用,还有着保护塑料齿轮免受冲击的作用。所以,本实用新型是具有自动补偿机构、助力机构、减振缓冲机构的新型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高效简易式离合器执行机构。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机械式自动变速器作离合器执行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离合器执行机构整体结构图;
图2是补偿机构外形结构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图;
图4是助力机构结构图;
图5是减振缓冲结构图;
图6是图5的B-B剖面图;
图7是整体结构外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戈兰玛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戈兰玛汽车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35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