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异形LCD灌晶辅助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3027.3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5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黄奖华;李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市中显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1 | 分类号: | G02F1/134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杨大庆 |
地址: | 2454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形 lcd 辅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治具,特别涉及一种异形LCD灌晶辅助治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器由于其功耗低被动显示、易于驱动、不含有害射线等优点而被广范使用。人们对液晶显示器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生产厂家要在不降低良率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升产能。目前在给显示器灌晶的时候,以现有的灌晶治具来说,普遍存在着操作比较繁琐,产能较低,且灌晶良率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异形LCD灌晶辅助治具,解决现有灌晶辅助治具操作复杂,产品产能及良率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异形LCD灌晶辅助治具,包括与灌晶治具相适配的框体,所述的框体上设置有一组与LCD相适配的开口安置槽,所述的框体上设置有和开口安置槽相配合的防脱落结构。
为了使得防脱落效果更理性,所述的防脱落结构包括设置在开口安置槽背面的支撑面、设置在开口安置槽开口两端的定位凸边和设置在框体上表面的定位胶带。
为了使得灌晶效果更好,所述框体的厚度不大于LCD的厚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给灌晶治具配套设置一种辅助治具,辅助治具包括与灌晶治具相适配的框体,框体上设置有一组与LCD相适配的开口安置槽,框体上设置有和开口安置槽相配合的防脱落结构,使得LCD无需在灌晶的时候插入及从灌晶槽具中取出,再整形时费时费力的问题,整个过程更加操作简单,另外该辅助治具还提高了产能,并降低产品接触灌晶槽具时所造成的划伤、崩角等不良问题。防脱落结构包括设置在开口安置槽背面的支撑面、设置在开口安置槽开口两端的定位凸边和设置在框体上表面的定位胶带,使得LCD不会轻易从辅助治具中脱落。框体的厚度不大于LCD的厚度,以免在整形时LCD之间接触不到而导致整形不良。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能有效提高产品的产能及良率,可广泛应用于异形LCD灌晶领域。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体、2.开口安置槽、3.定位胶带、4.定位凸边、5.支撑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如图所示,一种异形LCD灌晶辅助治具,包括与灌晶治具相适配的框体1,所述的框体1上设置有一组与LCD相适配的开口安置槽2,所述的框体1上设置有和开口安置槽2相配合的防脱落结构。防脱落结构包括设置在开口安置槽2背面的支撑面5、设置在开口安置槽2开口两端的定位凸边4和设置在框体1上表面的定位胶带3。所述框体1的厚度不大于LCD的厚度。
现有技术中,灌完晶后,一般的作业流程是摆盘,即将LCD从灌晶治具中取出,再一片片的摆好,最后一层层叠放在一起。本实用新型,通过先将LCD放置在辅助治具中,然后进行灌晶,省去了将LCD一个个从灌晶治具的灌晶槽中取出的环节,同时也省去了将LCD一片片摆好的环节,直接将整排的辅助治具从灌晶治具中取出,然后将辅助治具一层层摆好即可,简化了整个流程,大量节省了人力及时间,有效提高了生产的产能,同时也避免了LCD灌晶后再取出过程中难免造成的划伤问题。同时,框体1的厚度不大于LCD的厚度,可以保证LCD在整形过程中充分接触,避免因接触不到而导致整形不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市中显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黄山市中显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30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测距模组
- 下一篇:一种智能无极变速雨刮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