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号牌激光刻蚀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2753.3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3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武;黄金;虞力英;邵咏秋;蔡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K26/36 | 分类号: | B23K26/36;B23K26/4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号牌 激光 刻蚀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号牌激光刻蚀设备,具体地说是用于机动车号牌的激光刻蚀。
背景技术
机动车号牌是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的准予机动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道路上行驶的法定标志。在机动车号牌上刻蚀信息有利于对机动车号牌进行管理。对机动车号牌刻蚀信息时,需要保证位置的高度统一、刻蚀信息可识读且不得影响号牌质量。由于机动车号牌使用的反光材料对激光极其敏感,不同批次生产的反光膜性能存在差异,这对刻蚀效果有一定影响;又因为机动车号牌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都有一定程度的变形,这种变形对激光刻蚀会产生影响。
例如申请号为201120310841.4的机动车号牌的自动激光打码系统的专利,其既未能实现刻蚀位置的统一,也无法有效保证刻蚀质量,对刻蚀信息的识别有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机动车号牌激光刻蚀设备,能够实现机动车号牌号码识别、信息刻蚀,保证了刻蚀信息位置的高度统一,提高了刻蚀质量,为保证刻蚀信息的机动车一致性提供了有效手段。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机动车号牌激光刻蚀设备包括柜体、工作平台、传送带、显示面板、光纤激光器、F-THETA聚焦镜、号牌识别摄像机、平整板、升降机和支架,其特征是:柜体上端设有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安装传送带。柜体内设有工作电脑,工作平台后端设有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与工作电脑连通。显示面板左端设有升降机,升降机上端固定光纤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前端固定F-THETA聚焦镜。工作平台上固定支架,支架上固定号牌识别摄像机。所述号牌识别摄像机与工作电脑连通。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多个光电传感器。所述传送带左端侧面安装平整板。
所述F-THETA聚焦镜位于传送带上方。
所述传送带左端为出料口,传送带右端为进料口。
所述号牌识别摄像机位于传送带上方,F-THETA聚焦镜的右方。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保证了刻蚀信息位置的高度统一;提高了刻蚀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柜体、2-工作平台、3-传送带、4-显示面板、5-光纤激光器、6-F-THETA聚焦镜、7-号牌识别摄像机、8-平整板、9-升降机、10-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柜体1、工作平台2、传送带3、显示面板4、光纤激光器5、F-THETA聚焦镜6、号牌识别摄像机7、平整板8、升降机9和支架10。
柜体1上端设有工作平台2,工作平台2上安装传送带3,传送带3左端为出料口,传送带3右端为进料口。
柜体1内设有工作电脑,工作平台2后端设有显示面板4,显示面板4与工作电脑连通。显示面板4左端设有升降机9。升降机9上端固定光纤激光器5,光纤激光器5前端固定F-THETA聚焦镜6。所述F-THETA聚焦镜6位于传送带3上方。
工作平台2上固定支架10,支架10上固定号牌识别摄像机7。所述号牌识别摄像机7位于传送带3上方,F-THETA聚焦镜6的右方。所述号牌识别摄像机7与工作电脑连通。
所述工作平台2上设有多个光电传感器,用于对机动车号牌的外廓进行定位和识别。
所述传送带3左端侧面安装平整板8,平整板8用于让机动车号牌激光刻蚀区域平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工作时,将机动车号牌放置于传送带3上,启动传送带3传送机动车号牌。传送带3下方的光电传感器先对机动车号牌进行定位并识别,确认机动车号牌的长度以及是否与传送带3保持平行,若不平行则需要重新整理,才能通过进行下一步刻蚀。机动车号牌继续传送到号牌识别摄像机7下方,号牌识别摄像机7采集机动车号牌图像,如果机动车号牌是合法的号牌,则进入F-THETA聚焦镜6下方进行激光刻蚀信息。在激光刻蚀时,通过平整板8夹紧机动车号牌,保证机动车号牌的平整性。激光刻蚀完成后松开平整板8,机动车号牌通过出料口出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未经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27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