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型卡车后桥和板簧分装台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2725.1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5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杨亮;李钊婧;侯卫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型 卡车 后桥 分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装配工装,具体涉及一种轻型卡车后桥和板簧分装台。
背景技术
在装配轻型卡车时,一般是先把汽车车架反放于装配线的支承上,待装配上汽车前桥、后桥以及其他一些零部件之后,再通过底盘翻转器将车架翻转过来正放于装配线,进而进行后续的装配工序。而目前的汽车装配多采用流水线形式,这便决定了装配汽车车桥及板簧等零部件时不能用太多工时,以免影响到后续的装配工序,进而影响生产效率。所以,在汽车装配生产线旁边多布置有汽车车桥及板簧的分装台,即预先将车桥及板簧装配为一个分总成,然后再安装到汽车车架上,这样便提高了效率。
然而,现有的后桥及板簧分装台具有以下问题:装配时后桥与板簧的配合不能一次完成,需要多次调整位置以完成配合安装,费时费力;板簧两端的支撑与夹紧装置设计粗糙,无法保证板簧的装配精度,进而影响到装配质量;分装台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使得装配效率低下。
因此,需要对后桥及板簧分装台进行优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型卡车后桥和板簧分装台, 它能够提高装配效率,保证装配质量,同时其操作简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轻型卡车后桥和板簧分装台,包括工作台,在工作台的四个角部沿逆时针方向依次分别设有第一前安装支座、第二前安装支座、第二后安装支座、第一后安装支座;在第一前安装支座上设有第一气缸和第一前定位销;在第二前安装支座上设有第二气缸和第二前定位销;在第一后安装支座上设有第三气缸和第一后定位销;在第二后安装支座上设有第四气缸和第二后定位销;在工作台上位于第一前安装支座和第一后安装支座之间设有第一托架,在工作台上位于第二前安装支座和第二后安装支座之间设有第二托架;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和第四汽缸均连接到气动控制装置上,气动控制装置上还连接有电控按钮。
所述第一前安装支座、第二前安装支座、第二后安装支座及第一后安装支座 均为具有底座和两块竖立的侧板的一体结构,用螺栓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底座与两块竖立的侧板构成的结构的横截面呈倒立的“Π”形;在所述第一前安装支座两侧板上对称开设有“V”形缺口,缺口底部为半圆弧,所述第一前定位销横搭在两个“V”形缺口的底部,在所述第二前安装支座两侧板上对称开设有“V”形缺口,缺口底部为半圆弧,所述第二前定位销横搭在两个“V”形缺口的底部;所述第一后安装支座的两侧板上对称开设有水平的条形孔,所述第一后定位销穿过并搭在两个条形孔内;所述第二后安装支座的两侧板上对称开设有水平的条形孔,所述第二后定位销穿过并搭在两个条形孔内。
所述第一气缸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一前安装支座的一个侧板上,在侧板上设有供气缸的活塞杆通过的孔;所述第二气缸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二前安装支座的一个侧板上,在侧板上设有供气缸的活塞杆通过的孔;所述第三气缸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一后安装支座的一个侧板上,在侧板上设有供气缸的活塞杆通过的孔;所述第四气缸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二后安装支座的一个侧板上,在侧板上设有供气缸的活塞杆通过的孔。
所述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的上端部均为“凹”形结构。
在所述工作台上位于第一前安装支座与第二前安装支座之间设有第一存放盒;在所述工作台上位于第一后安装支座与第二后安装支座之间设有第二存放盒。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托架,对后桥下落安放时进行初定位,进而使得板簧与后桥之间的配合安装能够一次完成,无需多次调整,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装配效率;通过设有的前后定位销对板簧进行初步定位,且通过气缸活塞杆压紧板簧,使得装配精度得以提高,提升了装配质量;板簧的夹紧装置采用电气控制的气缸及活塞杆,其操作简便,进一步提高了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与板簧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与后桥及板簧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一种轻型卡车后桥和板簧分装台,包括工作台1,在工作台1的四个角部沿逆时针方向依次分别设有第一前安装支座8、第二前安装支座9、第二后安装支座10、第一后安装支座11;在第一前安装支座8上设有第一气缸2和第一前定位销14;在第二前安装支座9上设有第二气缸3和第二前定位销15;在第一后安装支座11上设有第三气缸5和第一后定位销17;在第二后安装支座10上设有第四气缸4和第二后定位销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27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承受大冲击的输送带缓冲滑槽
- 下一篇:V型组合式皮带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