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力发电用防紫外线耐寒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2315.7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0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洁然;盛业华;张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能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4;H01B7/17;H01B7/28;H01B7/295;H01B7/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胡东升 |
地址: | 23837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力 发电 紫外线 耐寒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发电用防紫外线耐寒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当矿物能源越趋贫泛时,世界能源结构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由不可再生能源向可再生能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等,成为人们研究的方向,在如此众多的能源当中,风能应算最经济的、发展也最快的,商业化最强的一种能源。
目前.我国风力发电专用的电缆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风力发电的环境恶劣,风机使用年限较长,且电缆随风机不断旋转,对电缆的性能要求较高,所以我国风能电缆一直依赖进口,且价格昂贵,研发并投用国产风能电缆迫在眉睫,高端风能电缆国产化道路任重道远。
风能电缆主要是指运用于机舱内部、机舱与塔架上部、塔架下部到塔底箱变处的场合。其分类主要有软电缆,电力电缆(固定敷设和扭转两部分)、控制电缆等。风能电缆运行的环境特点是长期动行于室外,垂直悬空附设,频繁扭转(自动偏航对风),接触油污阳光直射等,海洋风能电缆同时还要防止海水的腐蚀。由于电缆运行环境和条件的苛刻,所以对风能电缆的要求也很高,机械强度高、耐扭(柔软)、耐震动以及耐油,抗紫外线,耐海水腐蚀等要求。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用防紫外线耐寒电缆,解决了聚氯乙烯绝缘控制电缆在零下45℃的地方,电缆发脆不能安装和频繁扭转问题;此外,提高了电缆柔软度,在保持电缆具有较好的柔软度的情况下,提高了电缆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力发电用防紫外线耐寒电缆,由导体以及挤包于所述导体外的绝缘层构成绝缘线芯,所述绝缘层由阻燃乙丙橡胶挤包于所述导体外构成,三根所述绝缘线芯以品字形绞合构成缆芯,缆芯间隙设置有填充层,所述缆芯及填充层外绕包有包带层,所述包带层外挤包有氯丁橡胶外护套。
所述填充层由氢氧化镁粉末填充在缆芯间隙构成。
所述包带层由阻燃网状隔氧包带绕包于所述缆芯及填充层外构成。
所述导体的截面积为1.5~300mm2,绞合节径比小于10。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电缆导体采用GB/T3956中规定的第5种或第6种柔软铜导线或镀锡铜导体同向束绞合而成,导体截面一般为1.5~300mm2。铜线力学性能取决于材料选择及其加工工艺;铜绞线柔软性取决于绞合软铜线的直径及绞合方向控制和绞合节距等相关因素。铜单线直径小的绞合导体,柔软、耐弯曲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绝缘层根据使用环境和电缆正常运行温度,选择乙丙橡胶作为绝缘材料,乙丙橡胶材料具有卓越的耐候性、耐臭氧、低压缩永久变形,良好的柔软度,优异的耐寒性、优良的电绝缘性能、良好的耐老化性能、优异耐腐蚀性性能,并且无毒无臭。绝缘层紧密挤包在导体上,断面无目力可见的气泡和杂质,外观圆整且容易与导体剥离。
缆芯及填充层外采用阻燃网状隔氧包带材料,使得缆芯紧密且柔软。
外护套采用氯丁橡胶(CR)材料。这种材料通过改性后低温脆化温度可达-45 ℃。通过加大软段分子量和交联度,增加柔韧性,使电缆变得更柔软,氯丁橡胶(CR)材料具有十分优越的机械性能,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耐候性、耐高温并且又具有生物可降解的环保性能,是一种理想的耐寒电缆包覆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导体,2绝缘层,3填充层,4包带层,5外护套。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风力发电用防紫外线耐寒电缆,由导体1以及挤包于导体1外的绝缘层2构成绝缘线芯,绝缘层2由阻燃乙丙橡胶挤包于导体1外构成,三根绝缘线芯以品字形绞合构成缆芯,缆芯间隙设置有填充层3,缆芯及填充层外绕包有包带层4,在包带层4外挤包有氯丁橡胶外护套5。
具体设置中,填充层3由氢氧化镁粉末填充在缆芯间隙构成,包带层4由阻燃网状隔氧包带绕包于缆芯及填充层外构成,导体1的截面积为1.5~300mm2,绞合节径比小于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能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能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23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茶冬春芽苗砧嫁接繁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冷却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