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清洁的水下球顶云台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1931.0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5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亓夫军;刘培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亓夫军;刘培剑 |
主分类号: | F16M11/42 | 分类号: | F16M11/42;B08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洁 水下 球顶云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自清洁的球顶云台,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水下的可自清洁的球顶云台。
背景技术
随着电视监控行业的迅速发展,安装在云台上的摄像机作为安防、实时监测、科研等领域的新手段而得以广泛应用。其中云台是监控系统中常用的,安装、固定摄像机的支撑设备。尤其是球顶云台,可以实现水平方向360度和垂直方向180度的连续扫描监控,提供了更大的监控视野和连续拍摄的便捷,更成为云台应用里的新宠。
球顶云台摄像机的外壳封装,常见为:机械部分由金属机壳封装,顶罩采用透光球罩密封,这就必然导致球顶云台的透光球罩,对成像质量有着举足重轻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有:球面材质、球面制造工艺和球面表面光洁度等。其中,球面光洁度除生产时改进制作工艺外,对日常清洁维护提出了较高要求,尤其是应用于海洋平台的球顶清洁。海洋生物的附着和海洋内部矿物的沉淀,会对球顶摄像机的透明球顶造成不同程度的遮挡和腐蚀。
目前的球顶云台清洁,陆用球顶云台主要依赖手工清洁和高压水枪冲洗,效率低,操作不便还具有危险性;而针对水下环境的球顶云台清洁,常采用定期打捞清洁,不仅清洁成本高,也不能方便地实现定期、可控的清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能提供球顶云台方便、定期、可控的清洁,尤其是实现水下球顶云台清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自清洁的水下球顶云台。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实现自清洁的水下球顶云台,包括外部承压密封壳体,球顶清洁机构,云台承重转向机构,控制机构以及对外接口。
其中,所述的球顶清洁机构包括紧贴球顶外表面的条状强磁性软刷,内部贴近球顶内表面的强磁性驱动连杆以及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强磁性驱动连杆在球顶内壁作竖直摆动,通过内部强磁性驱动连杆和外部的条状强磁性软刷间的磁吸附作用,带动外部的条状强磁性软刷与强磁性驱动杆作同步摆动,从而对球顶外表面往复刷洗清洁。
控制机构是指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电路,以及受控的驱动电机和齿轮单元。单片机通过开关量控制电机的通断,通过脉宽调制控制电机的转速,从而实现云台的全方位转动和清洁机构的摆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 能够对球顶云台的透光球罩外表面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清洁,清除海洋环境下的附着物质。2. 通过外部的条状强磁性软刷与内部的强磁性驱动杆间的吸附作用,由内置驱动电机带动外部强磁性清洁刷转动从而避免了外置驱动电机所带来的密封和承压等技术问题。3. 能够通过预设程序控制清洁刷定期定时清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由透光球罩2、钛合金外壳18组成的外部承压密封壳体;由外部条状强磁性软刷1、内部强磁性驱动连杆3、清洁刷驱动电机20、主动齿轮19和被动齿轮17组成的球顶清洁机构;由转向电机14、固定齿轮11、转向齿轮12、云台转向底盘10、支撑侧板8、转轴5、摄像机驱动电机6、主动齿轮7、被动齿轮4和摄像机卡槽16组成的内部云台承重转向机构;电路板15组成控制机构;用来与外部通信和获取电力供应的对外接口9。
外部承压密封壳体部分是由透光球罩2嵌入钛合金外壳18的凹槽并做水密处理连接在一起。
球顶清洁机构部分,清洁刷驱动电机20驱动主动齿轮19转动,而主动齿轮19与被动齿轮17相啮合,从而带动内部强磁性驱动连杆3绕转轴5转动,内部强磁性驱动连杆3贴近透光球罩2的磁条与外部条状强磁性软刷1通过磁力带动,进而外部条状强磁性软刷1紧贴透光球罩2与内部强磁性驱动连杆3做同步往复摆动,洗刷透光球罩的外表面。
云台承重转向机构部分,云台转向底盘10、与支撑侧板8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被动齿轮17、摄像机卡槽16、被动齿轮4和内部强磁性驱动连杆3均通过转轴5支撑在支撑侧板8上;摄像机驱动电机6驱动主动齿轮7带动与之啮合的被动齿轮4,从而驱动与被动齿轮4固定在一起的摄像机卡槽16,实现摄像机俯仰角度的调整;固定齿轮11与外部承压密封壳体内表面固定,同时与转向驱动电机14带动的转向齿轮12相啮合,通过电机带动,使整个云台绕轴13水平转动。
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电路板15通过固定在支撑侧板8上,通过对单片机的预设编程实现对各驱动电机进行控制。
对外接口用于内部控制机构与外界上位机交换控制信号与数据,并获得电力供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亓夫军;刘培剑,未经亓夫军;刘培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19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控部件安装结构和包括该结构的工控系统
- 下一篇:改进型球形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