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人工水草和带孔板加强河流净化能力的生态浮床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701648.8 | 申请日: | 2012-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8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锋;杨红艳;马君健;董文国;高新国;李青;刘伟;丁世刚;张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 |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人工 水草 带孔板 加强 河流 净化 能力 生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人工水草和带孔板加强河流净化能力的生态浮床,属于水污染生态修复领域。
背景技术
对受污染的江河湖库水体进行修复,已是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需要,现阶段,治理河流污染的技术主要有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但是由于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并不能彻底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而传统的生态修复方法如人工湿地等,应用范围局限,尤其在重污染水体中,普通植物无法成活,特别是南水北调东线沿线的治污工程,量大面广,寻找先进实用、造价低廉的技术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对水中有机物质降解快的利用人工水草和带孔板加强河流净化能力的生态浮床。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人工水草和带孔板加强河流净化能力的生态浮床,包括可沉降于水体底部的固定底板和用于吸附水中微生物的人工水草,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固定底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人工水草通过固定孔设置于固定底板上。
固定底板应采用密度大于水的材质,以便沉降于水体底部。人工水草通过固定孔设置于固定底板上之后,通过水的浮力作用,可使人工水草处于竖直状态。竖直状态的人工水草,便于形成较大的对水中微生物吸附的表面积,多种、大量的微生物附着于人工水草表面之后,可将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高效的降解,使水质变得洁净,从而修复受污染水体。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人工水草和带孔板加强河流净化能力的生态浮床,所述固定底板为铝板或PVC板。铝板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易于沉到水底实现对人工水草的固定作用;且铝板耐腐蚀、抗氧化,可反复利用。PVC密度大于水,价格低廉,适于大规模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人工水草和带孔板加强河流净化能力的生态浮床,所述人工水草为长度为10cm的细绳状人工水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浮床,依靠固定底板上的固定孔来设置人工水草,漂浮于水中的人工水草易于形成对水中微生物吸附的生物膜载体,聚集的大量、多种微生物可有效对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有利于实现河流水体的快速净化。固定底板可采用铝板或PVC板,不仅可沉降于水底,而且造价低、适于大规模采用,且可重复利用。在一些采用普通的物理、化学方法已经无法起到作用的污染严重的河流水体中,利用细绳状10cm人工水草能够适应这种恶劣的水体,并且没有二次污染。相对于其他处理方法,采用人工水草的处理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浮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底板,2固定孔,3人工水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固定底板1和人工水草3;所示的固定底板1应采用密度大于水的材质,以便其可沉降与河流水体的底部。固定底板1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固定孔2,人工水草3通过固定孔2设置于固定底板1上,用来净化水体。设置于固定底板1上的人工水草3,在水体浮力的作用下,可处于竖直状态,便于对水体中的微生物进行吸附。
人工水草3可采用长度为10cm的细绳状人工水草3,人工水草3的材料应经过室内试验筛选,对污水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其实质上是一种生物膜载体和仿生系统,模仿污水处理系统内的植物学原理,通过优化生物填料载体以使其利于生物膜的形成和再生,从而大大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将人工水草3放入水中可以成倍地吸附附近大量的水中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种群在这里将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高效的降解,使水质变得洁净,从而修复受污染水体。
使用时,按上述的连接机构组装成生态浮床。把生态浮床放入水体中,固定底板1由于密度较大,会自然沉降,人工水草3在浮力的作用下自然漂浮上升,并且在水体流力的作用下小幅度来回摆动,这样人工水草3即可以成倍地吸附附近水体中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种群可以将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高效的降解,使水质变得洁净,从而修复受污染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未经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16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含盐难降解有机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帘式软体水生植物生态浮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