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水系介质液面定位尺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701382.7 | 申请日: | 2012-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3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 发明(设计)人: | 屈安男;李海臣;王璐;孙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F23/60 | 分类号: | G01F23/60 |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颜伟 |
| 地址: | 114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水系 介质 液面 定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介质液面测量仪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式水系介质液面定位尺。
背景技术
在化工,冶金等企业水系介质(如汽车冷却液,防冻玻璃水等)生产中,在将生产完的液体灌入包装时,往往是灌多少很难计量,如果买灌装机一是设备费用很贵,二是灌装机本身是固定安装的,每个灌好的包装移动走,才能灌下一个包装,很不灵活,三是市面上流行的多种液位计等,都是固定安装在大的容器上,定位观察,灵活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水系介质液面定位尺,当灌入的液体达到设定的尺度时,会发出声光报警,同时液位器会上浮摆动,告知灌装达到所需用量,适用于化工,冶金等企业水系介质容器灌入时水位监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水系介质液面定位尺,其特征在于由液面浮球,下端与此液面浮球固定连接的标杆,相对此标杆的纵向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的液面浮球上的两个导电探头,与所述的标杆上端固定连接的声光发生器和设在所述的标杆外表面上的移动限位杆所组成,所述的声光发生器上设有电源开关两端头,所述的两个导电探头上分别带有各自的电流导线,此电流导线分别与相对应的电源开关两端头相连接,所述的标杆上设有刻度标示。
所述的移动限位杆由与所述的标杆外表面滑动连接的滑套,分别与此滑套外表面固定连接的两个对称横杆和设在此滑套上的锁紧螺钉所组成,所述对称横杆的纵向中心线与所述标杆的纵向中心线相互垂直。
所述的标杆为空心套管,所述的电流导线设在所述的空心套管的内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测量容器内液位的量具是体积小、可便携、可移动特点,不需要特别的安装,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2)本实用新型制作,维护成本较低,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可适用化工,冶金等企业水系介质往容器灌入时水位监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水系介质液面定位尺,其特征在于由液面浮球6,下端与此液面浮球6固定连接的标杆2,相对此标杆2的纵向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的液面浮球上的两个导电探头7,与所述的标杆2上端固定连接的声光发生器1和设在所述的标杆外表面上的移动限位杆所组成,所述的声光发生器1上设有电源开关两端头,所述的两个导电探头上分别带有各自的电流导线8,此电流导线8分别与相对应的电源开关两端头相连接,这样就形成导电探头→电流导线→声光发生器→另一根电流导线→另一个导电探头的断开回路,将声光发生器1的启动开关转移到了导电探头上,所述的标杆上设有刻度标示,用来衡量液面高度值。
所述的移动限位杆由与所述的标杆2外表面滑动连接的滑套3,分别与此滑套3外表面固定连接的两个对称横杆4和设在此滑套3上的锁紧螺钉5所组成,所述对称横杆4的纵向中心线与所述标杆2的纵向中心线相互垂直。
所述的标杆为空心套管,所述的电流导线设在所述的空心套管的内孔中。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对称横杆位置调整到液面要求的设定值位置上,旋紧锁紧螺钉,然后将两个对称横杆以下部分从容器液体进口放入要灌装的容器内,靠两个对称横杆与容器进口上端的靠接使标杆处于垂直状态,随着液体的不断灌入,液面上升至液面浮球位置且使两个导电探头均浸入水介质里,此时两个导电探头通过水介质便相互连通、形成导电探头→电流导线→声光发生器→另一根电流导线→另一个导电探头的封闭回路,此时声光发生器启动,同时伴有声光的指示信号。告知水位已达到所需位置。整个检测过程简单,快捷,操作方便,效果理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矿业公司,未经鞍钢集团矿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13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导磁流体通风装置
- 下一篇:光学膜片固定结构、背光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