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长行程多腔复合油缸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0809.1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5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陶骥;周学海;任福兴;聂文斌;林庆华;陈清波;徐影;杨江涛;张巧;刘文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胜兴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6 | 分类号: | F15B15/16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杨大兴 |
地址: | 257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程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行程多腔复合油缸,可用于需要提供大提升力的长行程设备。
背景技术:
普通复合油缸或油缸组无法保证在长行程的过程中,能够一直提供足够大的举升力,也无法满足在竖直伸缩过程中的稳定问题。因为组成普通复合油缸或油缸组的各个活塞杆均是运动机构,由活塞杆所组成的工作腔,不是与进油管路相连,就是与回油管路相连,或是组成差动连接,这些组合方式,使得活塞杆在伸出的动作过程中无法获得足够大的举升力,且无法进行长行程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长行程多腔复合油缸。
针对普通复合油缸是由活塞杆的不同组合方式构成的,其组成的工作腔截面积均会在活塞杆的运动下发生变化。为了满足工作要求,本实用新型在普通复合油缸的原理基础上,采用双活塞杆,把其中的2#活塞杆的底端固定在缸筒上,将2#活塞杆置于1#活塞杆的内部,把1#活塞杆做成油缸的唯一升降部件,1#活塞杆的内部作为工作腔,此工作腔一直与回油管路连通,这样在外形尺寸和供油压力不变的条件下,可大幅提高油缸的举升力;组成该工作腔的1#活塞杆相当于一个导向架,在长行程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解决了长行程油缸在伸缩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失稳现象;该油缸中的2#活塞杆及套筒固定不动,也可起到稳定油缸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提出的长行程多腔复合油缸,应用不同的工作腔截面,在油压不变的条件下,获取不同的推力,可以实现不同档位速度和推力,不仅克服了油缸活塞杆升出太长可能出现的压杆失稳问题,满足长行程工作要求,还可在外形尺寸和供油压力不变的条件下,大幅提高油缸的举升力。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长行程多腔复合油缸结构示意图。
图中:1-1#活塞杆,2-2#活塞杆,3-缸筒,4-套筒,A、B、C和D均为工作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长行程多腔复合油缸由缸筒3、1#活塞杆1、2#活塞杆2及套筒4等所构成的A、B、C、D四个工作腔所组成,其中缸筒3与1#活塞杆1之间构成D工作腔,缸筒3与2#活塞杆2之间构成C工作腔,2#活塞杆2与套筒4间构成B工作腔,1#活塞杆1的内部构成A工作腔,2#活塞杆2处在1#活塞杆1的内部,2#活塞杆2的底端固定在缸筒3上,不随油液的进出而动作,只有1#活塞杆1进行伸缩动作。由于四个工作腔的工作截面不同,其中C工作腔工作面积最大,其次是A工作腔。在油压不变的条件下,在多路阀的控制下,四个工作腔与油管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组合方式,该油缸可实现12个档位的举升力和提升速度。先假设组成Ⅰ、Ⅱ、Ⅲ、Ⅳ、Ⅴ档,当B、C、D三个工作腔同时进油,A工作腔回油,此时的提升力最小,速度则最快,为Ⅰ档;当C、B两个工作腔同时进油,而A、D两个工作腔回油时,此时的提升力为Ⅱ档,速度降低;当C、D两个工作腔同时进油,而A、B两个工作腔回油时,此时的提升力为Ⅲ档,速度再次降低;当C工作腔进油,而A、B、D三个工作腔回油时,此时提升力较大,为Ⅳ档,速度慢;当A、C两个工作腔进油,B、C两个工作腔回油时为Ⅴ档,此时举升力最大,速度最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胜兴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胜利油田胜兴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08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