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门三通离线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0485.1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3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谢星明;蓝马;肖务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4 | 分类号: | B01D46/04;B01D46/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门 三通 离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特别是一种应用于分室结构脉冲袋式除尘器上清灰用的旋转门三通离线阀。
背景技术
袋式除尘器已广泛应用于钢铁、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成为治理粉尘烟气的主要设备之一。尽管结构各异,大小不同,但是,都有一套清灰装置,对积聚在滤袋表面的粉尘进行清除,实现滤袋过滤能力的再生,保证除尘器的可靠运行。目前,袋式除尘器的清灰装置主要采用脉冲气流逆向反吹,对大中型的脉冲清灰袋式除尘器,为了加大脉冲清灰的力度,提高清灰效果,通常将除尘器设计成分室结构,每个室都有一个阀门,在某室需要清灰时,阀门关闭,切断该室与烟气或净气的通道,使室内处于相对净止状态,然后再开启脉冲阀,对滤袋清灰。所以,这个阀门通常叫做离线阀。
现在的离线阀结构主要是提升式。圆形阀座安装在水平方向的板上,阀板固定在垂直安装的气缸活塞杆上面,并随着气缸活塞杆的上下,关闭或打开阀口,实现离线的功能。这种提升式离线阀,结构简单,制造精度不高。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一是阀门水平方向布置,安装空间要求大,从而使箱体在宽度方向的尺寸增大。二是提升式的离线阀通常与喷吹清灰的气包安装在同一方向上,并且,喷吹管排列在提升阀进气方向的前端;当提升阀需要检修或维护时,排列的喷吹管阻档了人员的操作,造成维修不方便;通常要在提升阀顶部,开检修孔,才能方便人员进去安装和维护;即使这样,维护工作都是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内部又有粉尘污染,操作环境很差。三是气缸的规格和工作行程要求较高,阀板在垂直方向开启,箱体内的气体压力在阀板上产生的压强就大,并且,在开启或关闭时所受的冲击力也大,因此,选用的气缸缸径都较大;阀板在垂直方向开启时,为了保证阀板与阀座之间有一定的空间,气缸的行程也有一定的要求,通常为500左右。四是气缸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气缸一般是垂直安装在箱体顶部,活塞杆伸入箱体内与阀板连接。因箱体内的气体,有一定的温度,也残留一定量的粉尘,对活塞杆及气缸上的密封件的使用有很大的影响;虽然,有的提升阀,用支座把气缸架空安装在箱体外,并用中间轴连接气缸与阀板,但是,中间轴与箱体的密封也不太好解决。五是提升式阀的阀座还是气缸的安装,都是在现场安装时焊接或螺栓连接在箱体上,由于焊接结构的箱体,无论在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的精度都没法保证,阀门的密封性也就大打折扣。
另外一种侧向翻板式的方形碟式离线阀,也同样存在下如问题:这种阀的主要特点是为了改善气缸的工作条件,把气缸水平安装在箱体之外,其使用寿命有所提高,其气缸的工作行程及缸径也有所减少;但是,整个阀门还是安装在箱体内部,安装和检修仍然十分不便;并且,阀板与阀座之间,受气缸行程的影响较大,很难保持较好的密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运输、安装、维修方便的旋转门三通离线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阀壳1、左净气箱接口15、右净气箱接口12、净气总管接口14、弧形阀板11、连杆16、阀轴8和带座轴承13,在阀壳1上有由方形或矩形短管构成的左净气箱接口15、右净气箱接口12和净气总管接口14,左净气箱接口15和右净气箱接口12的短管内端分别伸入阀壳1内并设置成弧状敞口;在阀壳1上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左净气箱接口15或右净气箱接口12的弧状敞口相对应的阀轴8,2根阀轴8分别与设置在阀壳1上的动力驱动装置相配合连接,安装在阀轴8的连杆16的另一端分别与两端的弧形阀板11相连接,2个弧形阀板11分别与左净气箱接口15或右净气箱接口12的弧状敞口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设置在阀壳1上的动力驱动装置采用气缸驱动,固设在阀壳1上的气缸支座6上安装气缸7,在气缸7的驱动端设置Y型叉头4与曲柄2之间安装销轴3铰接。设置在阀壳1上的动力驱动装置也可采用电机驱动,固设在阀壳1上的电机与曲柄2之间安装销轴3铰接。
本实用新型也可在阀壳1的一侧设置有检修孔门并配合安装有检修孔门盖板5。也可在阀轴8与连杆16的连接处设置有止动螺钉9。或在阀壳1上部设置有上盖板10。或在阀轴8与阀壳1的连接处设置有带座轴承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平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04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