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机壳及其背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9998.5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9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应仲铭;曾文贤;王钧仪;张定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宸华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壳 及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盖结构,特别是一种使用在手机壳上,并可固定于使用者个人随身配件上的一种便于使用的手机壳及其背盖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代科技发达,人们之间要进行联络的器具也从传统的室内电话、一般手机发展到智能型手机,使手机不但具有通话的功能、更具有上网、看影片、听音乐或处理个人文件等功能,让使用者可以更便利的掌握各种信息。
然而,由于智能型手机的形状大都以方正的形状为主,故其棱角部分或屏幕面本身容易在携带中产生碰撞或摩擦,进而造成电话的毁损,所以有了手机壳的设计产生,手机壳的外形有需多种,其中一种成一框体,环绕套于手机的侧边及背面,对侧边及背面进行保护。一般而言,该类手机壳为了达到较好的保护效果,通常会使用金属做为材料进行制造,但这样的手机壳却也有了下列的缺陷:
由于手机壳以金属制成,又会包覆于手机侧边,而手机侧边通常为天线、网络或GPS信号装置的埋设处,如此一来,包覆金属的情况下,会影响上述装置信号的收发,使信号质量下降。
手机壳的厚度通常会与手机的厚度相同,使手机放置于一平面上时,可能会因为外力的移动与平面产生摩擦,造成手机的损坏。
除了手拿之外,手机必须在放置于一个容器(如:皮包)内,于要使用时在从容器内拿出,在使用上相当不便。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依据多年研究的经验累积,并搭配自身的创意及不断的尝试下,进而研发出一种可有效改善上述现有技术中所提及的缺陷的一种手机壳及其背盖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壳及其背盖结构,于金属外壳中对应天线、网络信号及GPS信号处以一段塑料层覆盖,一方面保有金属的保护力,另一方面亦可降低信号的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壳及其背盖结构,将手机壳的厚度制作的略大于手机厚度,使手机屏幕或背面不会与放置的平面接触,进而避免因为移动所产生的磨耗。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壳及其背盖结构,在背盖上设置有组合孔洞,并搭配一组公母扣件,使手机能通过公母扣件组合于使用者的随身配件上,让使用者更方便取用手机。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机壳及其背盖结构,包括:
一第一壳体,具有:至少一通孔,形成于该第一壳体上,并且其位置对应于一手机上的侧边按键来设置;
至少一防干扰层,连接于该第一壳体上,并对应于该手机上的信号收发处;
一第二壳体,连接于该防干扰层上,与该防干扰层与该第一壳体形成一环状结构,并具有多个通孔,其位置亦对应于该外部手机上的侧边按键来设置;及
一背盖体,连接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所组合形成的该环状结构上,其上具有:
多个组合孔,可供一公扣合件连接,并通过一母扣合件与该公扣合件组合;及
一镜头孔,其位置对应手机上是摄像镜头。
如上述所述的手机壳及其背盖结构,其中,在第一壳体及该第二壳体的侧表面制造有多条沟线或喷砂于侧表面或贴皮于侧表面。
如上述所述的手机壳及其背盖结构,其中,该第一壳体及该第二壳体的厚度大于该外部手机。
如上述所述的手机壳及其背盖结构,其中,该第一壳体及该第二壳体以金属、碳纤维、陶瓷或塑料制成。
如上述所述的手机壳及其背盖结构,其中,该防干扰层设置于该外部手机的天线、网络及GPS信号收发处。
如上述所述的手机壳及其背盖结构,其中,该防干扰层通过螺旋配合、卡扣配合或限位配合与该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连接。
如上述所述的手机壳及其背盖结构,其中,该背盖体通过卡扣配合、限位配合或一体成形于第二壳体上与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组合后的壳体连接。
如上述所述的手机壳及其背盖结构,其中,该背盖体与手机间形成一容置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实施例如下:
一种手机壳及其背盖结构,包括:
一第一壳体,具有:至少一通孔,形成于该第一壳体上,并且其位置对应于一外部手机上的侧边按键来设置;
至少一防干扰层,形成于该第一壳体上,并对应于该外部手机上的信号收发处;及
一第二壳体,可组合于该第一壳体上,并具有:至少一通孔,形成于该第二壳体上,并且其位置在组合时与该第一壳体上的通孔对应;
至少一防干扰层,形成于该第二壳体上,并且其位置在组合时与该第一壳体上的防干扰层对应;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宸华国际有限公司,未经宸华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99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