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蓄电池组的电池连接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99684.5 | 申请日: | 2012-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9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 发明(设计)人: | 郑高;吴涵;陈彬;杨凯;刘皓;王丽娜;李大贺;高飞;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 35201 | 代理人: | 陈如涛 |
| 地址: | 35000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蓄电池 电池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组的辅助连接件,特别是一种用于蓄电池组的电池连接件。
背景技术
电池间的串、并联连接是电池成组的关键技术,目前电池常见的连接方式有焊接和铜排连接,其中利用焊接连接的电池端子不牢固容易脱落,同时连接电阻不好控制且焊接成本高。而铜排连接采用一种直板构造的铜排,在铜排上方分布有多个螺纹通孔,可以嵌套在电子端子上,然后通过螺栓将铜排和电池端子直接连在一起。上述的连接方式中,直板构造的铜排为一种硬连接的方式,即铜板的形式,是最常用的方式。然而,在用于蓄电池组的电池连接中,所述的铜板为整体直板式构造,这样铜板的刚性使得其连接螺纹通孔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然而电池间固定位置在排列的时候都会存在相对位置之间的差异,导致安装时铜排上的螺纹通孔和电子端子之间存在着位置差,造成安装上的不方便,另外这种位置差也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考虑电流强度的因素都具有相当的厚度,一般为几毫米,一定厚度的铜板有较大的强度,会使连接的电池端子产生很大的内应力。另外,由于大电流的通过,铜板上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不及时散出,将影响铜板的导电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安装方便,避免电池端子内应力,导电性能好的用于蓄电池组的电池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用于蓄电池组的电池连接件,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有复数片长条状铜片,每片铜片厚度为0.08-0.13mm,且每片铜片包括有弧度段和直板段,直板段上开具有螺纹通孔,复数片长条状铜片叠加构成长条形铜排,铜排的两端部通过焊接对所有铜片进行连接。
由铜片组成的铜排横截面积可根据具体电流强度大小来确定,从而确定铜片的数量。由于铜片为一种薄片构造,因此在其弧度段的构造中能够进行拉伸延展,叠加后形成的铜排便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拉伸,这样,即使电池间固定位置在排列的时候存在相对位置之间的差异,间距大小不同,由于铜排能够拉伸延展,提供一定范围内的长度调整,因此能够适应电池端子之间的间距差异,方便了连接件与电池组端子之间的连接操作,由复数个具有弧度段的薄铜片叠加构成的铜排的强度也较低,也避免造成电池端子的内应力。最后由于铜排为复数个铜片进行叠加,也增加了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保证了铜排的导电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具体为:
每片铜片以直板段为起始和结尾,弧度段和直板段依序间隔分布,弧度段的直线长度与电池间隔距离适配。
也就是说,铜片上的弧度段和直板段是依序分布的,具体为直板段、弧度段、直板段……然后以直板段结束。这样每两个直板段之间都有一个弧度段,这样所述连接件便能够直接配置到电池组中,直板段对应电池端子,弧度段对应两电池之间的连接,操作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蓄电池组的电池连接件,由复数个具有弧度段的薄铜片叠加构成的铜排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拉伸,能够适应电池端子之间的间距差异,方便了连接件与电池组端子之间的连接操作;连接件强度低,避免造成电池端子的内应力。最后由于铜排为复数个铜片进行叠加,也增加了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保证了铜排的导电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蓄电池组的电池连接件第一种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蓄电池组的电池连接件第二种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和附图2,用于蓄电池组的电池连接件,包括有复数片长条状铜片1,每片铜片厚度为0.1mm,且每片铜片包括有弧度段11和直板段12,每片铜片以直板段12为起始和结尾,弧度段11和直板段12依序间隔分布,弧度段11的直线长度与电池间隔距离适配,每两个直板段12之间都有一个弧度段11,直板段12对应电池端子,弧度段11对应两电池之间的连接。
直板段12上开具有螺纹通孔13,复数片长条状铜片1叠加构成长条形铜排,铜排的两端部通过焊接对所有铜片进行连接。
附图1为第一种应用的连接件,适用于6个单体电池组成的电池模块,其中设置有6个直板段,对应有6个螺纹通孔用以安装6个单体电池端子,通过M6螺栓与单体电池端子连接。具体的连接件长度根据具体的电池数量确定。
附图3为第二中应用的连接件,由左右两直板段12和中间的弧度段11构成,弧度段11的直线距离较长,用于距离较远的电池模块组之间的连接,只连接两个单体电池。
本实用新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96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腔体滤波器及其飞杆结构
- 下一篇:电池固定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