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输电线路地线振动在线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9351.2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4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黄新波;张晓伟;王佩;周柯红;张亚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G01W1/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张瑞琪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输电 线路 地线 振动 在线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输电线路地线振动在线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架空输电线路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会发生多种灾害事故,而输电线路振动是其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灾害。近年来,由于受气象条件的影响,架空输电线路振动事故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电网的安全运行,因此对输电线路振动进行有效监测成为当务之急。
随着国家智能电网建设的规划及实施,在线监测技术作为智能电网输电环节的重点规划项目,也在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基于这一思想和实际情况,依据地线振动产生原因以及自然环境对地线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具有智能化的振动、气象在线检测装置,以确保地线的安全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输电线路地线振动在线监测装置,不仅加强了对线路微风振动的实时监测,提高供电设备的可靠性,而且可长期收集和积累气象资料,为输电线路的设计、运行维护提供相关基础数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压输电线路地线振动在线监测装置,包括有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分别通过GPRS通信网络分别与监测分机和气象观测模块连接,监测分机与气象观测模块之间通过导线连接,监测分机还通过Zigbee网络连接有多个振动监测仪。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监测分机,包括有单片机a和电源电路模块,单片机a分别通过导线与GPRS通信模块、Zigbee协调器、存储器模块连接,电源电路模块通过导线分别连接有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
单片机a为ARM STM32F107单片机。
气象观测模块内依次设置有温度传感器b、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及日照传感器,监测分机内的单片机a分别通过导线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及日照传感器连接。
振动监测仪,包括有单片机b,单片机b通过导线连接有Zigbee子节点模块和振动监测仪电源模块,Zigbee子节点模块分别通过Zigbee网络连接有振动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a。
单片机b为MSP430F247单片机。
振动监测仪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个振动监测仪内的Zigbee子节点模块通过Zigbee网络与监测分机内的GPRS通信模块、Zigbee协调器连接。
Zigbee子节点模块中的处理器为CC2430射频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高压输电线路地线振动在线监测装置基于Zigbee技术组建无线传感网络,实现对地线多个测点的微风振动情况及导线温度的实时监测,并同时对湿度、温度、风速、风向、日照强度等多种气象参数进行采集;
(2)本实用新型的高压输电线路地线振动在线监测装置采用了GPRS的通信方式,实现监测数据的远距离传输;
(3)本实用新型的高压输电线路地线振动在线监测装置建立准确的计算方法,直接给出用户需要的导线振幅、频率以及疲劳损伤寿命等重要参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高压输电线路地线振动在线监测装置的结构图。
图中,1.监控中心,2.监测分机,3.振动监测仪,4.气象观测模块,5.振动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a,7.振动监测仪电源模块,8.Zigbee子节点模块,9.GPRS通信模块,10.Zigbee协调器,11.存储器模块,12.太阳能电池,13.蓄电池,14.单片机a,15.电源电路模块,16.温度传感器,17.湿度传感器,18.风速传感器,19.风向传感器,20.日照传感器,21.单片机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高压输电线路地线振动在线监测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有监控中心1,监控中心1分别通过GPRS通信网络分别与监测分机2和气象观测模块4连接,监测分机2与气象观测模块4之间通过导线连接,监测分机2还通过Zigbee网络连接有多个振动监测仪3。
监测分机2,包括有单片机a14和电源电路模块15,单片机a14分别通过导线与GPRS通信模块9、Zigbee协调器10、存储器模块11连接,电源电路模块15通过导线分别连接有太阳能电池12和蓄电池13。
单片机a14为ARM STM32F107单片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93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