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经编织物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9289.7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7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辉;廖家辉;胥建中;郭品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常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1/16 | 分类号: | D04B21/16;B32B17/02;B32B2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陈磊 |
地址: | 21314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编织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用纺织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经编织物。
背景技术
随着经编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对织物承受强度方向的要求、制作可操作性要求和成本等各种要求,从而使不同的织物适应于不同的领域和使用范围,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目前,作为风力发电叶片、船艇等增强材料的经编织物,尤其是一种可以使用于叶片主要受力部位—主梁的玻璃纤维经编织物,普遍存在织物的强度低、张力不均匀和对于热塑性树脂的浸透性能差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张力均匀、强度高和浸透性能优良且布面平整的经编织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一种经编织物,该织物由上层为零度方向的经纱排列构成的经纱层,中间层为九十度方向的纬纱排列构成的纬纱层,以及底层为玻璃纤维短切纱叠加堆积而成的短切毡层构成,所述经纱层、纬纱层和短切毡层通过零度方向的捆绑纱绑缚缝编成为一个整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经纱的号数为1550 tex,密度为274 根/米;所述纬纱的号数为1200 tex,密度为354 根/米;所述短切毡层由长度为3~8厘米的玻璃纤维短切纱叠加堆积而成,所述玻璃纤维短切纱的号数为2400 tex,短切毡层的单位面积克重为300 g/m2;所述捆绑纱的号数为11 tex,密度为350 根/米,在捆绑纱上的线圈的密度为259 个/米。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经纱和纬纱均为玻璃纤维纱,所述捆绑纱为涤纶纱。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经编织物不仅强度高,张力均匀,浸透性能优良以及布面平整,而且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还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加工方便的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经纱号数为1550 tex,密度为274 根/米,这样经纱层的单位面积克重为425 g/m2;纬纱号数为1200 tex,密度为354 根/米,这样纬纱层的单位面积克重为425 g/m2;捆绑纱号数为11 tex,密度为350 根/米,在捆绑纱上的线圈密度为259 个/米,其单位面积克重为10 g/m2;玻璃纤维短切纱的号数为2400 tex,短切毡层的单位面积克重为300 g/m2;这样生产出的经编织物单位面积总克重精确到1160 g/m2,因此,这种结构的经编织物的强度更高,工作性能更好,更能满足风力发电叶片主梁部位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经编织物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捆绑纱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所示的一种经编织物,该织物由上层为零度方向的经纱排列构成的经纱层1,中间层为九十度方向的纬纱排列构成的纬纱层2,以及底层为玻璃纤维短切纱叠加堆积而成的短切毡层3构成,所述经纱层1、纬纱层2和短切毡层3通过零度方向的捆绑纱4绑缚缝编成为一个整体。该织物可通过经编机编织生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经纱的号数为1550 tex,密度为274 根/米,这样经纱层的单位面积克重为425 g/m2;所述纬纱的号数为1200 tex,密度为354 根/米,这样纬纱层的单位面积克重为425 g/m2;所述短切毡层3由长度为3~8厘米的玻璃纤维短切纱叠加堆积而成,所述玻璃纤维短切纱的号数为2400 tex,短切毡层3的单位面积克重为300 g/m2;所述捆绑纱4的号数为11 tex,密度为350 根/米,在捆绑纱4上的线圈4-1的密度为259 个/米,其单位面积克重为10 g/m2;这样生产出的经编织物单位面积总克重精确到1160 g/m2,因此更能满足风力发电叶片主梁部位的使用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经纱和纬纱均为玻璃纤维纱,所述捆绑纱4为涤纶纱。当然,可根据不同产品的实际要求,所述经纱和纬纱及捆绑纱还可采用其它品种的纱线。
本实用新型的经编织物,用于复合材料增强基材,可广泛应用于风力叶片、玻璃钢管道和体育器材等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常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常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92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网设备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虚拟键盘的调整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