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门框密封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9134.3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6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平;乔军平;丁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08 | 分类号: | B60J1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002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门框 密封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门框密封条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及图2,现有的汽车的汽车门框密封条10是由密实橡胶底部12及设于密实橡胶底部12上的海绵泡14组成,通过安装在实橡胶底部12的钉扣或者胶带安装在车窗上,起到防水、防尘、吸音等密封作用。一般的汽车门框密封条10都是等截面的结构,当这种汽车门框密封条10安装后,在车窗的上拐角处由于弯曲过大,造成海绵泡14拉伸变形而造成塌陷,容易造成密封不良;一般的为了解决拐角塌陷问题,就需要在这个位置增加一个海绵泡管20支撑防止塌陷,然而这样的密封条工序多,外观不美观,关门力也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门框密封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安装工序多、外观不美观及关门力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门框密封条,该汽车门框密封条包括若干弯折段及若干直线段,所述直线段分别连接所述弯折段,所述弯折段及所述直线段均包括海绵泡,且所述弯折段的海绵泡的横截面大于所述直线段的海绵泡的横截面。
优选的,所述弯折段及所述直线段还均包括与门框连接的实橡胶底部。
优选的,所述海绵泡通过挤压成型设于该实橡胶底部上。
优选的,所述直线段及所述弯折段的数量均为三个。
优选的,所述直线段及所述弯折段的数量均为四个。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门框密封条,由于弯折段中的海绵泡的横截面大于直线段的海绵泡的横截面,从而可省去在弯折段内设置海绵泡管并同样起到了防止塌陷的作用,进而达到更好的外观效果和更好的关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汽车门框密封条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汽车门框密封条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门框密封条的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汽车门框密封条沿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3及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门框密封条30,包括密实橡胶底部36及海绵泡38,海绵泡38通过挤压成型设于实橡胶底部36上。
汽车门框密封条30包括若干弯折段32及若干直线段34,所述直线段34分别连接所述弯折段32。弯折段32中的海绵泡38的横截面大于直线段34的海绵泡38的横截面,以增加弯折段32中的海绵泡38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汽车门框密封条30大致呈一三角形,则汽车门框密封条30包括三个弯折段32和三个直线段34;若汽车门框密封条30大致呈一四角形,则汽车门框密封条30包括四个弯折段32和四个直线段34;具体实施例中,汽车门框密封条30有几个角相应地就有几个弯折段3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车门框(图未示)、车门(图未示)及汽车门框密封条30,汽车门框密封条30设于车门框上用于在车门关闭时密封车门框与车门之间的间隙。汽车门框密封条30包括密实橡胶底部36及海绵泡38,海绵泡38通过挤压成型设于实橡胶底部36上。
汽车门框密封条30包括若干弯折段32及若干直线段34,所述直线段34分别连接所述弯折段32。弯折段32中的海绵泡38的横截面大于直线段34的海绵泡38的横截面,以增加弯折段32中的海绵泡38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汽车门框密封条30大致呈一三角形,则汽车门框密封条30包括三个弯折段32;若汽车门框密封条30大致呈一四角形,则汽车门框密封条30包括四个弯折段32;具体实施例中,汽车门框密封条30有几个角相应地就有几个弯折段32。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门框密封条30,由于弯折段32中的海绵泡38的横截面大于直线段34的海绵泡38的横截面,从而可省去在弯折段32内设置海绵泡管并同样起到了防止塌陷的作用,进而达到更好的外观效果和更好的关门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91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